隔得卢家白玉堂。好风吹树杏花香。共怜时世减梳妆。
燕子不来春寂寂,残灯无焰影幢幢。五更钟后更回肠。

隔得卢家白玉堂,好风吹树杏花香。

共怜时世减梳妆。

燕子不来春寂寂,残灯无焰影幢幢。
五更钟后更回肠。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充满春天气息的画卷。首句“隔得卢家白玉堂,好风吹树杏花香”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和香气的环境中。词中的“白玉堂”暗示着一种高贵而典雅的氛围,而“好风”则是春天特有的温暖和活力的象征。杏花的香气被描述为“飘香”,增添了一种轻盈和飘逸的感觉。整句诗不仅描绘了视觉景象,还传达了一种感官体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第二句“共怜时世减梳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的“梳妆”象征着日常生活的繁忙和琐碎,与大自然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对这种对比的思考,引发了对人生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第三句“燕子不来春寂寂,残灯无焰影幢幢”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和寂寥的氛围。燕子通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它们的缺席增加了一种凄凉和失落的感觉。而“残灯无焰”则描绘了一个暗淡、没有生气的场景,增强了整个诗句的悲凉感。

最后一句“五更钟后更回肠,”以强烈的情感色彩收尾。五更钟是古代用来指深夜的时辰,这里用来象征夜晚的深沉和寂寞。而“回肠”则是指内心深处的强烈情感冲击,反映了诗人在深夜中的深切感受。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对自然界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