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裹粮戴吾笠。
修途日以荒,所在生荆棘。
犹豫立道傍,徘徊以叹息。
所苦非别离,浩荡无所适。
深谷暮烟平,长河明月飞。
孤云藐旷覼,转蓬何时归。
忠信不可托,廉介多见欺。
惆怅返故乡,且复掩柴扉。
【注释】
- 行行重行行:语出《诗经·国风·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意思是说,男子没有定准,反复无常。
- 裹粮戴吾笠:意谓准备行装,带上斗笠以防风雨。裹粮,指携带干粮;笠,斗笠。
- 修途日以荒:道路荒芜,形容旅途遥远、艰险。
- 荆棘:指丛生的荆棘和杂树。
- 所苦非别离:意为并非由于离别之苦才来到这里。
- 浩荡无所适:指前途茫茫,不知该往何处去。
- 孤云藐旷覼:指孤独的白云在辽阔的天空中飘荡。藐,通“邈”,辽远;覼,同“寥”,辽阔。
- 长河明月飞:指长河流水,月儿高悬。
- 转蓬:古时用蓬草比喻飘泊不定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像蓬草一样四处流浪。
- 忠信不可托:指诚信之人不能依靠。
- 廉介多见欺:指清廉正直的人往往被欺骗。
- 惆怅返故乡:意谓忧伤地想返回故乡。
- 掩柴扉:关上柴门,回到屋里去。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旅人思乡之情的古诗。诗人通过描绘旅途艰辛、人生坎坷以及思乡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第一句:“行行重行行,裹粮戴吾笠。”诗人首先描绘了自己长途跋涉的情景,准备行装,带上斗笠以防风雨。这一句表现了旅行者的艰辛与不易。
第二句:“修途日以荒,所在生荆棘。”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艰难,道路上荒芜,到处都是荆棘丛生。这句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危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担忧和不安。
第三、四两句:“犹豫立道傍,徘徊以叹息。”诗人站在道旁犹豫不决,徘徊不已地叹息。这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前途的思考和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五、六、七、八句:“所苦非别离,浩荡无所适。深谷暮烟平,长河明月飞。孤云藐旷覼,转蓬何时归。”诗人描述了自己身处困境却并非因为离别之苦,而是感到前途渺茫、无所适从。他看到了深谷中的暮烟平缓,看到了长河上明月高悬,看到了孤独的白云在广阔天空中飘荡。这些景象都引发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最后两句:“忠信不可托,廉介多见欺。惆怅返故乡,且复掩柴扉。”诗人感叹忠信之人难以依靠,而廉洁正直之人往往被欺骗。因此他感到忧伤并希望返回故乡。最后,他关上柴门回到屋里去,结束了这首诗的描写。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艰辛、人生坎坷以及思乡之情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诗人的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