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幽忘溽暑,特地到君家。
草色分行鹿,莺声老落花。
於陵逃俗远,陶令去官赊。
野性偕孤鹤,相随看早霞。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过红桥阻雨》。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 诗句:耽幽忘溽暑,特地到君家。
- 译文:我沉醉于这幽静的美景,忘却了酷暑难耐,特地来到你的家中。
- 注释:“耽幽”指的是沉迷于幽静的景色,“溽暑”指炎热的暑气。“特地”表示特意,“君家”指你的家。
- 诗句:草色分行鹿,莺声老落花。
- 译文:草丛中,野鹿的足迹交错;莺啼声声,仿佛是老去的花在凋零。
- 注释:“草色分行鹿”,描述草地上的草木间,小鹿留下的足迹纵横交错。“莺声老落花”则用拟人的手法,形容黄莺啼叫声中带着一种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哀愁。
- 诗句:於陵逃俗远,陶令去官赊。
- 译文:我在於陵躲避世俗的喧嚣,如同陶渊明远离官场那般遥远。
- 注释:“於陵”可能是指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逃俗远”表示远离尘嚣,超脱世俗。“陶令去官赊”中的“陶令”是指晋代诗人陶潜,他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这里用“去官赊”来形容其高洁的志向和远离官场的姿态。
- 诗句:野性偕孤鹤,相随看早霞。
- 译文:我的本性与孤傲的白鹤相伴,一同欣赏着清晨的朝霞。
- 注释:“野性”可能指的是作者不受世俗束缚的性格。“偕孤鹤”表示与一只孤独的鹤一同,这里的孤鹤象征着自由和超然。“看早霞”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色的欣赏。
这首诗通过对红桥上的景象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自然的隐逸生活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意境之中。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体现了宋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