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寻眺听,慈眼自朦胧。
顿觉见闻寂,真教色相空。
虚窗通远翠,高树下秋风。
心境浑无着,悠然念始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及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全诗进行分析理解,最后概括出诗歌的主题思想即可。

本诗前两句交代了诗人来到卧佛寺的目的,第三句点出了诗人在寺院中的感受,第四至第八句是写景抒情。

首联写诗人来此的目的。寻眺听,即寻找景色聆听声音。慈眼自朦胧,慈眼是指慈悲的眼睛,朦胧指模糊不清的样子。作者说:“我来寻眺听”,是为了寻找美景聆听声音。慈眼自朦胧,是说他来此地,为的是寻找美丽的景色,聆听悦耳的声音。

颔联写诗人游卧佛寺的感受。顿觉见闻寂,真教色相空。意思是:顿然觉得所见所闻都消失了,真使色和相都消失了。这两句是说,他来到这里,顿觉见闻都消失了,色和相都消失了。这里所说的见闻色相,都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世俗之见和世间之情。

颈联写诗人游卧佛寺看到的景色。虚窗通远翠,高树下秋风。意思是:窗户很虚,可以看见远方的山色;高大的树下面,有阵阵秋风飘过。这两句是写诗人游卧佛寺时,看到的景象。

尾联写诗人游卧佛寺时的心境。心境浑无着,悠然念始终。意思是:心无所系,悠然自得,心中没有牵挂,悠闲自在地思考着始终。这两句是写诗人游卧佛寺时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来到寺庙后的所见所感。首联交代诗人来此的目的,第二联描绘了他所见到的景色,第三联表达了他在游览过程中的感受,第四联写了他所感受到的意境,尾联抒发了他内心的感慨。整首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和超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