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飞不去,罿𦌠已难辞。
彩翮兼殊众,先鸣讵所宜。
自应随位置,敢复恨羁縻。
从此垂堂远,知几亦未迟。

出笼鸟

山林飞不去,罿𦌠已难辞。

彩翮兼殊众,先鸣讵所宜。

自应随位置,敢复恨羁縻。

从此垂堂远,知几亦未迟。

注释:

出笼鸟:被关在笼中的鸟。

山林飞不去:意思是说鸟儿虽然被关在笼中,但它的本能让它无法离开山林。

罿𦌠:指用来关押鸟类的笼子。

彩翮(hé):五彩斑斓的翅膀。

孰(shú):哪个。

知几:了解事物的轻重缓急,引申为懂得时事、世事的道理。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出笼鸟的处境和心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束缚人性的不满。全诗以鸟为中心,通过鸟儿的遭遇来抒发诗人的情感。

首句“山林飞不去”,描绘了鸟儿被困在笼中却无法飞翔的景象。这里的“飞不去”并非表示鸟儿真的无法飞翔,而是借喻鸟儿的困境与无奈。鸟儿被困在笼中,无法自由地飞翔,这是鸟儿们共同的命运。这一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让人深思。

第二句“罿𦌠已难辞”,则是进一步强调鸟儿被困的局面。这里的“难辞”意味着鸟儿已经无法逃脱这个困境,只能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鸟儿被困在笼中,它们的本能驱使它们想要挣脱束缚,但现实的困境却让它们难以实现。这一描述让人感受到鸟儿们的无助与挣扎。

第三、四句“彩翮兼殊众”,则通过鸟儿五彩斑斓的翅膀来突出其与众不同之处。这里用“兼殊众”来形容鸟儿的翅膀与其他鸟儿有所不同,暗示着鸟儿拥有独特的才能和魅力。然而,这些才能并未能带给它们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第五、六句“先鸣讵所宜”,则是对鸟儿的处境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与追问。鸟儿虽然拥有出众的才能和美丽,但却常常因为自己的独特性而遭受人们的误解和排斥。这里的“讵所宜”表达了鸟儿对自身处境的困惑和无奈,也暗示着人们往往不能正确地看待事物的本质和价值。

最后两句“自应随位置,敢复恨羁縻”,则表达了鸟儿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它们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决心。鸟儿明白自己的处境并不愿意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它们会勇敢地追求自由和幸福。这里的“自应”和“敢复”都强调了鸟儿的决心和勇气,它们不会因为困难或挫折而放弃追求自由的决心。

尾联“垂堂远知几亦未迟”,则是对整首诗的主题进行了总结和升华。鸟儿虽然身处困境,但它们并没有失去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和追求。它们知道只要坚持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信念,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里的“垂堂”象征着高处不胜寒,也寓意着鸟儿所面临的艰难险阻。而“知几”则表达了鸟儿对时事和世事的深刻理解,它知道只有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这首诗通过对鸟儿的处境进行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束缚人性的不满。它以鸟儿为线索,通过动物的视角来展现人类的情感和社会现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