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知何代,咸云是古书。
但教余见扩,何必宋人馀。
濡墨补残字,熏芸辟蠹鱼。
豁然糟粕外,先哲若同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本题要求对“古书”进行赏析,赏析的角度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1)“一卷知何代,咸云是古书”的意思是:一卷古书能知道什么年代,大家都说是古代的旧书。这是诗人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古书”指《易》经。“咸云”,都这么说。“何代”,哪一代。“是古书”是指《易》。

(2)“但教余见扩,何必宋人馀”的意思是:只要我见到《周易》,就满足了,何必一定要是宋代的人写的呢?“但教余”意思是“只要让我看”,“见扩”指看见《周易》。“宋人馀”指的是宋代学者王弼、程颐等人的注疏。这里说,只要有《周易》就可以了,不需要宋代人的注疏。

(3)“濡墨补残字,熏芸辟蠹鱼”的意思是:沾上墨汁修补残缺的文字,用薰衣草来驱逐蛀虫。这两句是写作者自己读书的情景:“濡墨”,沾上墨汁,即研墨。古人读书时常在纸上书写,书写完毕后,要用墨汁涂抹掉,以免字迹模糊。“熏芸”,用薰衣草来驱赶蠹虫,薰衣草具有驱蚊效果,所以可以驱除蠹虫。“蠹鱼”,蛀书的小虫。

(4)“豁然糟粕外,先哲若同居”的意思是:忽然发现其中还有精华的部分,就像先贤们与我现在生活在一起一样。“豁然”,顿悟,忽然之间领悟到了其中的精义。“糟粕”指陈旧的、无用的东西。“先哲”,先贤。“若同居”意思是好像他们与我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一样。“若”是如、似的意思,“同居”指同时居住在一起。

【答案】

译文:一卷《易经》就能知晓哪代,大家都说它是古代的书籍。只要有《周易》,我就满足了,何必非要有宋人的注释呢?沾上墨汁修补残缺的文字,用薰衣草来驱赶蛀虫。忽然间领悟到书中的精华部分,就像先贤们与我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一样。

赏析:诗人通过对《易经》的诵读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易经》的认识和感悟。他首先指出,通过《易经》的研读,他得知了它所涵盖的时代范围之广,从而认识到《易经》是一部包含丰富内容、博大精深的著作。接着,他又指出,通过《易经》的研读,他对其中的一些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从而体会到了其中的智慧之处。最后,他又进一步指出,通过《易经》的研读,他仿佛看到了古代圣贤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的伟大精神。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其特点是言简意赅。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总共二十八个字,字数虽不多,但内容丰富,内涵深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