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风雪道,资斧怯前程。
忍见流亡像,哀闻乞命声。
饥寒方切己,胞与复关情。
我欲将图绘,风尘隔帝京。
这首诗的原文是:
悯流亡(其一)
龙沙风雪道,资斧怯前程。
忍见流亡像,哀闻乞命声。
饥寒方切己,胞与复关情。
我欲将图绘,风尘隔帝京。
逐句释义及注释
- 龙沙风雪道:描述了一个荒凉、严酷的旅途环境,”龙沙”可能指的是沙漠或者边远地区,而”风雪道”则描绘了途中恶劣的自然条件。
- 资斧怯前程:意味着携带的物资和勇气不足以面对前方的困难,”资斧”可能指的是旅行或探险时所需的装备和资金,而”怯前程”则表达了因恐惧或担忧未来而感到的畏缩和不安。
- 忍见流亡像:不忍看到那些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人的形象,”流亡像”可能指的是被战争或灾害逼迫而四处流浪的人群,”忍见”则表达了对这些悲惨景象的不忍和不忍直视的情感。
- 哀闻乞命声:在听到那些绝望的乞讨声音时,感到深深的悲哀,”乞命声”可能是对那些需要帮助却又无力发声者的同情,”哀闻”则强调了这种悲哀是由直接的听觉体验引起的。
- 饥寒方切己:饥饿和寒冷的感觉直接影响到自己,”饥寒方切己”反映了诗人亲身体验到的痛苦和无助,”切己”则强调了这种感受是直接且强烈的。
- 胞与复关情:关心那些与自己有着血脉联系、共同经历生活苦难的人,”胞与”可能指的是家族成员,而”关情”则表达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对他人遭遇的共情。
- 我欲将图绘:想要通过绘画来记录或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图绘”可能指的是画作或摄影等艺术形式,”风尘隔帝京”则表达了艺术家对远方故乡的怀念和对未来创作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一种对于流离失所人群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诗人以亲身经历的感受为基础,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各种困难和感受,展现了内心的忧虑和对和平世界的向往。同时,诗中的“风尘隔帝京”也暗示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创作的期望。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