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堆千里道,极目望茫茫。
草木穷寒麓,风云惨大荒。
地邻箕子国,居近管宁乡。
有客怀南土,魂惊牧马场。

经牧马场

龙堆千里道,极目望茫茫。

草木穷寒麓,风云惨大荒。

地邻箕子国,居近管宁乡。

有客怀南土,魂惊牧马场。

注释:

  1. 龙堆千里道:指绵延不绝的龙山(今陕西凤翔一带)和黄河之间漫长的道路。
  2. 极目望茫茫:极目远眺,但眼前的景象却是茫茫一片。
  3. 草木穷寒麓:指寒冷的山麓上草木凋零,显得凄凉萧瑟。
  4. 风云惨大荒:形容天地间风云变色,给人一种荒凉、压抑的感觉。
  5. 地邻箕子国:指地处箕子的领地附近,可能是指古代箕子国的遗址或附近的地区。
  6. 居近管宁乡:指居住的地方靠近管宁先生(管宁是东汉时期著名的隐士,曾隐居于颍川)的故乡。
  7. 有客怀南土:指有客人怀念南方的土地,可能是作者自己的家乡。
  8. 魂惊牧马场:形容在牧马场上看到的景象,使这位游子感到震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眼中所见的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句“龙堆千里道”展现了广阔无垠的地域,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而“极目望茫茫”则进一步强调了视野之广,以及由此带来的孤独感。接着,“草木穷寒麓”与“风云惨大荒”分别从自然景观和气候氛围两个层面,勾勒出一个荒凉、萧条的画面。最后两句“地邻箕子国”和“居近管宁乡”则是对诗人身世背景的暗示,表达了他对自己家乡的眷恋和对历史名人故里的尊敬。尾句“有客怀南土,魂惊牧马场”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异乡听到牧马声时的震撼和不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无尽眷恋和对历史的深深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