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溺胡家铺,行人莫不闻。
地顽常带卤,山蠢不生云。
草滑埋蛇穴,风腥过虎群。
往来经此处,踯躅畏斜曛。
【注释】
胡家窝铺:地名,在河北省怀来县南。
险溺胡家铺:指水深难渡。
卤:盐碱地。
蠢(chǔn):动。蠢,同“蠢”,蠢动。不生云:指没有雾气。
草滑埋蛇穴:指草丛中蛇类常藏匿。
风腥过虎群:指风吹草低见牛羊,而牛羊却因气味难闻而躲避。
踯躅畏斜曛(xī fù wèi xī fú):《诗经·小雅》:“日之夕矣,羊牛下来。”郑玄笺:“日之夕矣,夕阳将入,牛马亦行欲下也,故言踯躅。”《后汉书·张衡传》载:张衡作赋云:“徘徊四泽,蝉蜕于浊。”《文选·班固〈东都赋〉》注引《汉官仪》:“帝尝徘徊池上,顾谓侍臣曰:‘我自为天子,朝暮南面。’”杜甫诗:“徘徊竟何点。”
“踯躅”句,意谓夕阳西下,天色渐暗,行人行走不便,故踯躅不前。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胡家窝铺的诗,描写了胡家窝铺的环境以及行人行走时的感受。首联“险溺胡家铺,行人莫不闻。地顽常带卤,山蠢不生云”,描述了胡家窝铺的水深难渡,行人经过此地都要小心谨慎。颔联“草滑埋蛇穴,风腥过虎群”,描绘了草丛中蛇类常藏匿,且风吹草低见牛羊,而牛羊则因气味难闻而躲避。颈联“往来经此处,踯躅畏斜曛”,描述了行人经过此处,踯躅不前,害怕斜阳映照下的尘土。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胡家窝铺的环境特征以及行人行走时的艰辛和不易。诗人通过对胡家窝铺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土地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