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山和氏璧,流水伯牙琴。
岂不宜高价,其如乏赏音。
功名陶大块,学业粹分阴。
不受穷通囿,方知玉汝心。

【注释】

荆山:山名,在今湖北宜城县西北。

和氏璧: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发现一块玉璞,认为它是宝玉,献给楚王,被刖足。后来经过多次检验,终于发现是真正的宝玉。

伯牙:古琴家,相传他弹琴能感动鬼神。

穷:困厄,不得志。陶:陶冶。大块:大地,指国家。

粹:纯正。分阴:指学问。

玉汝:玉一样的心。汝:你、你的。

【译文】

荆州的荆山出产美玉(卞和的玉璞),清澈流水中(伯牙的琴声)弹奏的是一曲高山流水的曲子。

难道不应该用高价去收藏它吗(因为这是稀世之宝),可是可惜没有欣赏的人啊。

功名就像大地一样广阔,学识像纯清的水一样纯净。

不受富贵贫贱的约束,才知道(自己)是一块美玉。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友人赵珍的一封回信,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才学高洁的赞扬,并劝勉他不要受环境的限制,要有自知之明的意思,全篇以“寄答边赵珍”为题,抒发了诗人对于友人才学高洁的赞扬,并劝勉他不要受环境的限制,要有自知之明的意思。

首句“荆山和氏璧”,是说荆山产玉,而和氏璧是举世闻名的美玉,诗人以和氏璧比喻赵珍的高才,突出了赵珍的才华出众。“流水伯牙琴”,以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为喻,赞扬友人的琴艺高超。“其如乏赏音”,感叹的是赵珍虽才华横溢,但却没有知己赏识,这既是对赵珍的赞美,也是对他的处境表示同情。“岂宜高价”,意思是说,既然有伯牙这样的知音存在,那么,价值连城的宝物就不值得珍藏了。“其如乏赏音”,意思是说,既然有伯牙这样的知音存在,那么,价值连城的宝物就不值得珍藏了。

三、四两句,诗人由物及人,从赞美友人的琴艺,进而联想到自己的境遇,表达出一种感慨。诗人说:“功名陶大块,学业粹分阴。”意思是说,大丈夫应该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使自己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受穷通囿,方知玉汝心。”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不被穷达得失所束缚,就不会有功名事业,也不会有学业成就。这样,也就真正认识到自己是有才华的人。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赞赏之情和对其处境的深切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