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时方半,炎威势正横。
哀蝉声忽咽,凉露意潜惊。
多是穷愁客,易生迟暮情。
白头孤馆里,偏听尔长鸣。
【解析】
此诗写诗人在炎热的夏季,听到蝉声忽然变得凄凉起来,并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难存的感伤情绪。
【答案】
译文:三伏天将近半的时候,天气炎热,热浪滚滚,酷暑正盛。这时,听到树上知了的叫声却忽然地变得凄凉起来了。那凄厉的鸣叫,使人感到一阵凉意和惊悸。多是那些贫贱的穷愁潦倒的人,易生迟暮之感。而我这白头苍颜的老人,独坐在空无一人的馆舍里,偏又听到你那哀怨悲切的鸣声长长地响着。注释:“三伏”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时段。“方半”指初伏刚过一半时。“哀蝉声忽咽”意思是知了声调由高到低,渐渐低沉。“凉露”意为清凉的露水,“潜惊”意思是使人感到阵阵的惊恐。“穷愁客”指贫困失意的游子或文人。“白头”指头发白了,这里代指人已进入老年。“偏听”意为独自倾听。赏析:此诗写诗人在炎热的夏季,听到树上知了的叫声却忽然地变得凄凉起来了。那凄厉的鸣叫,使人感到一阵凉意和惊悸。多是那些贫贱的穷愁潦倒的人,易生迟暮之感。而我这白头苍颜的老人,独坐在空无一人的馆舍里,偏又听到你那哀怨悲切的鸣声长长地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