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空有事功期,和叶埙篪不竟吹。
鵩赋长沙终作祟,刀无王览更谁遗。
峥嵘气向丹霄尽,迢递魂归故国迟。
书閟石函何日启,一生怀抱独兄知。

【注释】

1、哭:哀悼。坦:指张九龄,字子寿。居:居住。五弟:指张九龄的五弟张去愚。

2、百年空有事功期:百年,指人一生;事功,即事业。期,期望。

3、和叶埙篪(xūnchuī)不竟吹:和叶,指和鸣;埙篪,古代两种乐器,用兽皮蒙制,木制管身,中间有隔。和叶埙篪,比喻兄弟之间和睦。不竟,没有完成。

4、鵩(yǐ)赋长沙终作祟:鵩,即鸱(chī)枭鸟,俗称“猫头鹰”;赋,通“附”,依附;长沙,这里指屈原,战国末期楚国诗人。作祟,作恶。

5、王览:西汉名将王尊,字仲都。后任太仆,曾为王莽所害。

6、峥嵘气向丹霄尽:峥嵘,形容山势高峻。气,指志气、精神;丹霄,天空。

7、迢递魂归故国迟:迢递,形容路途遥远、艰难。魂归,灵魂归来。故国,故乡。

8、书閟石函何日启:閟(bì),封闭、珍藏。石函,指封好的石头做的信箱或盒子。开箱见物,喻指打开信封。

9、一生怀抱独兄知:抱,怀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张九龄五弟张去忧而写的挽词。张去忧,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唐玄宗朝宰相,因直言敢谏而得罪于唐玄宗,被贬谪至岭南。张九龄与张去忧兄弟情深,张九龄在贬谪途中得知消息,悲愤交加,写下这首悼念弟弟的诗。

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张去忧生前的事迹及死后的影响;中间三句写张去忧的不幸遭遇;最后两句以“一生怀抱”点出主题。

首句“百年空有事功期”,意谓一生徒劳,只落得空忙一场。“期”字,既指期待,又暗示了“期”的双关意思——期待着成就一番事业。

第二句“和叶埙篪不竟吹”,是说兄弟和睦相处,却终究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叶埙篪”,是古人比喻兄弟和睦的成语,“和叶”,比喻声音调和;“埙篪”,是古代两种乐器,形状类似陶制的笙箫。“不竟吹”,指不能完成自己的事业。

第三句“鵩赋长沙终作祟”,是对前一句的解释。“鵩”,就是鸱枭鸟,传说中会依附在人的身上作怪的鸟类。“赋长沙”,指屈原在《楚辞·离骚》中所说的:“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意思是说:我高阳氏的后代啊!我的先世的祖父叫伯庸。在正月的初一上天时,正逢庚寅年,于是我就下凡来。“长沙”,即长沙郡,在今湖南省。“作祟”,即作恶。这里比喻张去忧在湖南任职期间,由于他正直敢言,得罪于权贵,最终遭受了诬陷而被贬谪。

第四句“刀无王览更谁遗”,是对第三句的进一步阐述。“刀”,比喻张去忧。“王览”,西汉名将王尊,字仲都,后任太仆,因直言敢谏,被王莽所害。这里暗指张去忧因直言敢谏被贬谪之事。“谁遗”,意为“还有谁能够继承”。

第五句“峥嵘气向丹霄尽”,是对第一句的深化和升华。“峥嵘”一词,既形容山势高峻,也形容志向高远。“丹霄”,即蓝天。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张去忧有着凌云壮志,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的志向最终没能实现。

第六句“迢递魂归故国迟”,是对第四句的进一步深化。“迢递”,指道路遥远、曲折。“魂归”一词,既是指灵魂归来,又是指事业有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张去忧的魂魄已归故国大地,但因为命运多舛、遭遇不幸,他的事业最终没能成功。

第七句“书閟石函何日启”,是对第五句的总结和升华。“书閟(bì)石函”,是指书信被密封在石函之中。“何日启”,即何时能打开这封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张去忧的书信已被密封在石函之中,但我们何时才能解开这封封尘封已久的书信呢?

第八句“一生怀抱独兄知”,是全诗的结尾。“怀抱”,是指胸怀抱负、理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一生中所有的抱负、理想只有你一个人知道。这既是对张去忧一生抱负的赞扬,也是对他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