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荻风起横塘秋,双双贞鸟相匹俦。
恶彰文彩敛锦翼,还防罗毕藏沙洲。
水墨吴兴号逸品,诗篇崔珏称名流。
道人摹拟尽神妙,欲辨真赝劳清眸。

【题解】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的作者对赵孟頫的《水墨鸳鸯图》十分赞赏,认为它既继承了吴兴画派的逸品风格,又体现了崔珏诗歌的高妙意境,是一幅难得的佳作。因此,他特意写下这首诗加以赞美。

【注释】

芦荻:芦草和荻草。

横塘:横卧在水面上的池塘。

贞鸟:忠贞不渝的鸟类。这里指鸳鸯。

恶彰:指恶迹昭著。文彩:文采、风采。敛锦翼:收敛锦绣般的翅膀。

罗毕:捕鸟之网。藏沙洲:藏身于沙洲。

水墨:用墨水画。吴兴(今浙江湖州):唐宋时以绘画著称的地方。逸品:超出一般作品的品质。

崔珏:唐人。

道人: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

摹拟:仿效或仿画。

清眸:清澈的双眼。

【译文】

风起时,芦苇丛生的池塘中,一对鸳鸯相互依偎。

它们虽然有美艳的羽毛和华美的尾羽,却仍要收敛着它们的翅膀,以免被捕捉到。

这幅画是赵孟頫的水墨之作,具有逸品之美,也充分展现了崔珏诗歌的艺术境界。

然而道人仿效这幅画的时候,却完全达到了神妙的境地。

我们要想分辨这幅画的真假,需要仔细观察它的细节。

【赏析】

此诗为题画诗。诗人首先点出了画的内容——鸳鸯。鸳鸯乃忠贞不渝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常借以表现爱情与忠贞的作品主题。诗人在此点出画中鸳鸯,自然是为了强调画中所蕴含的这种情感和精神品质。

诗人从画的角度出发,描述了鸳鸯的形象。“双双贞鸟相匹俦”,鸳鸯双双相对,彼此忠诚相守,这既是鸳鸯的特性,也是诗人对鸳鸯的颂扬和赞美。而“恶彰文彩敛锦翼”一句,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鸳鸯收敛羽翼,避免被捕猎者捕捉的情景。这不仅是对鸳鸯特性的进一步揭示,更是对画中所展现出来的这种情景的艺术再现。

诗人又从画作本身出发,赞颂了画家的高超技艺。“还防罗毕藏沙洲”,这句诗中的“还防”、“藏”等字眼,都透露出画家对于捕捉技巧的精湛掌握,也体现了画中鸳鸯隐藏自身、巧妙逃避捕猎者的用心良苦。同时,“罗毕”一词,不仅形容了捕猎者使用的捕鸟工具——罗网,更暗指画中鸳鸯躲避罗网、巧妙脱险的场景,使得画面更具生动性和艺术性。

诗人又从观画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辨别画中鸳鸯与真鸳鸯的真伪。“欲辨真赝劳清眸”,这句诗表达了观画者面对画中鸳鸯时的困惑和无奈。因为画中鸳鸯与真鸳鸯之间的差异,只有真正懂得欣赏艺术的人才能察觉。这也暗示了赵孟頫的画作之所以能成为传世之作,正是因为其精妙绝伦的艺术表现力。

此诗通过对画中鸳鸯及其所象征的忠贞不渝的精神品质的赞颂,以及对画家高超技艺的赞誉,以及观画者对真伪鉴别的困惑与感叹,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厚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