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历名山觅返还,可堪垂老释黄冠。
徒令吊客悲膏火,岂有穹霄降玉棺。
薤露歌前风日惨,北邙山下水云寒。
不须泉路通消息,定悔红颜缚羽翰。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李纲,他生活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金兵入侵、国破家亡的苦难。李纲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悲痛之情。

下面是对诗句的具体释义:

  1. 遍历名山觅返还,可堪垂老释黄冠。
  • “遍历”意为走遍,“名山”即著名的山峰,这里指代那些风景秀丽的地方。“觅返还”表示寻找回到家乡的路。“可堪”意为难以承受,这里指的是诗人对自己年迈而未能完成回家愿望的悲哀。“垂老释黄冠”中的“黄冠”是指道家道士所戴的黄色帽子,代表修行者身份。诗人因年岁已高,无法像年轻时那样到处游历,只能放弃道袍,放下修行之志,返回家乡。
  1. 徒令吊客悲膏火,岂有穹霄降玉棺。
  • “吊客”是来吊唁的人。“膏火”比喻人的死亡,如同点燃的蜡烛逐渐燃烧直至熄灭。“岂有穹霄降玉棺”中的“穹霄”指广阔的天空,“玉棺”则是指用来盛放死者的棺材。这里诗人表达的是对于生灵涂炭的哀叹,认为天地间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灾难降临。
  1. 薤露歌前风日惨,北邙山下水云寒。
  • “薤露歌”可能是指《薤露行》这样的挽歌歌曲,用以悼念逝去的生命和英雄。“风日惨”描述天气阴沉,景象凄凉。“北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地名,位于今河南洛阳市,这里借指墓地所在的北方。“水云寒”形容墓地周围的环境寒冷,水面上飘荡着冷雾。
  1. 不须泉路通消息,定悔红颜缚羽翰。
  • “泉路”意指死后的去向,“消息”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消息或讯息。“红颜”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容颜,“缚羽翰”则是形容被束缚住的意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认为自己如果生前不能尽孝或者有所作为,死后也不会得到解脱,反而会后悔自己的一生没有留下什么值得纪念的成就。

赏析:
李纲的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生与死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