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鸟嘤嘤求侣声,春风饯别赴乌程。
存心利物一官好,折柳离亭百感生。
仇览己成鸾凤质,於陵终属庙堂英。
多年世契文章友,淹恤何堪送远情。

【注】门人:学生。乌程:古县名,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境内。存心利物:以仁爱之心利己益人。於陵:《汉书·于定国传》:“於定国为丞相,其治内廉平,外事不受私谒。”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於陵,县名,属东海,故云於陵。”庙堂:朝廷。世契:朋友。淹恤:宽厚、体恤。

黄鸟嘤嘤求侣声,春风饯别赴乌程。

黄莺儿鸣叫嘤嘤如歌,春风吹来送别乌程。

存心利物一官好,折柳离亭百感生。

心怀仁爱利于物,离别之际感慨万千。

仇览己成鸾凤质,於陵终属庙堂英。

仇览之才已成凤,於陵之才终属朝中贤臣。

多年世契文章友,淹恤何堪送远情。

多年的友情是文章的伴侣,怎能忍心送别远行之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门人杨伊水赴乌程主簿时所作。杨伊水即仇览,字子山,东阳(今属浙江)人。作者与仇览有深厚的友谊,两人经常互相唱和,并称“诗友”。杨伊水赴乌程任主簿,是去当太守了。此诗就是写送别的情景和对朋友的美好祝愿的。

首联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及原因——黄莺啼声催人别离,而春天正是美好的时节,自然令人留恋。

颔联两句互文见义,意思是说,虽然我一心想着利物济民,但是这次分别却令我百感交集。这里的“利物”,指做官后要利物济人;“百感”,是指离别时的复杂情绪。

颈联写送别的原因。仇览之才已成风凰,於陵之才终将入仕朝廷,这都令作者感到欣慰。

尾联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多年友情是文章的伴侣,怎能忍心送别他呢!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既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良好愿望,又表现了作者的一片赤诚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