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久山光淡,禅关日色低。
微闻孤鹤唳,声在数峰西。
注释:
- 禅关:佛教语,指禅宗的寺院。
- 数峰西:指山峰向西排列。
赏析:《题兴福寺》是诗人于公元754年(唐天宝三载)春天,游兴福寺时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和环境气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坐久山光淡,禅关日色低。
微闻孤鹤唳,声在数峰西。
注释:
【注释】 宿雾:清晨时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的细小水珠。 林薄:树林稀疏的地方。 探幽:探求深幽之处。 蟹舍:蟹洞,指螃蟹居住的地方。 卓杖:拄着拐杖。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服。 出岫:从山洞中走出来。 踽踽(jù):孤独的样子。 【译文】 山雾消散后,树林稀疏处隐约可见,我怀着探寻深幽之地的兴致继续登山。 经过一座小桥可以到达螃蟹的窝棚旁,我扶着拐杖站立在渔夫的矶石上。 雨点洒落在山麓
山雨 远峰深翠里,隐隐起轻雷。 石气蒸云上,山风挟雨来。 乱流争涧落,栖鸟破烟回。 明月东冈出,披襟坐钓台。 注释: 远峰深翠里,隐隐起轻雷:远处的山峰被浓密的绿色所包围,隐约传来轻轻的雷声。 石气蒸云上,山风挟雨来:石头的气息与云雾交融在一起,山风吹拂着雨水来临。 乱流争涧落,栖鸟破烟回:湍急的水流争相奔向山谷,栖息在树木上的鸟儿打破了烟雾的环绕。 明月东冈出,披襟坐钓台
《山晓》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花气熏残梦,禽声唤宿醺。 - "花气熏":花香四溢,弥漫在空气中,使人们感到陶醉。 - "熏残梦":花香仿佛将人带入梦境之中,使人留恋不舍。 - "禽声唤":鸟鸣声唤醒了沉睡的人,使人们重新回到现实。 - "宿醺":酒意还未完全消退,仍然感到有些醉意。 2. 冈头一瀑下,村落数家分。 - "冈头":山岗之上,地势较高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来对比判断正误,首先从内容上看,“微雨忽晴”四句是全篇的主旨句,写诗人看到甘霖后欣喜之情;“断云携雨黑”写乌云密布,大雨即将来临;“落日散江红”,写夕阳西下,大江一片红霞。接着看第二联和第三联,“鸟湿愁深树”“鱼归会晚风”,写诗人看到大雁在浓云密布中飞去
秋日都门感怀五首其一 商声摧木落,生意在松柯。 大化已如此,孤贞奈若何? 【注释】 1. 商声:指秋风萧瑟的声音。摧:摧毁。 2. 木落:树叶飘落。 3. 生意:生命力。 4. 大化:大自然的造化。 5. 奈若何:无奈,怎么办呢? 译文: 秋风中,落叶纷纷,但松树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坚韧。大自然的造化是如此,人的一生也是如此,我们无法改变命运,只能顺其自然。 赏析:
午睡 竹轩贪爽豁,高卧与峰齐。 枕上梦初觉,檐前日已低。 野花开绝壁,山鸟浴晴溪。 识得浮生理,闲云过岭西。 注释: - 竹轩:指竹子做成的轩窗。 - 高卧(hǎo wò):躺卧。与峰齐:和山峰的高度相同。 - 枕上梦初觉:在枕上醒来,刚刚进入梦境。 - 绝壁:陡峭的山崖。 - 山鸟浴晴溪:山里的鸟儿在阳光照耀下沐浴在溪流中。 - 浮生理:比喻世间的名利。 - 闲云过岭西
秋日都门感怀五首 其四 万物逢秋杀,荣枯此日看。 回风山骨慄,落叶雨声乾。 炼炭炊长馁,悬鹑衣自安。 敢云贫亦乐,颇惜后凋难。 诗句释义 1. 万物逢秋杀:秋天到来时,万物开始凋零,如同被“秋”这一季节所杀灭。这是表达自然界中生物生长和死亡的自然循环。 2. 荣枯此日看:从这一天开始,无论是生长还是枯萎的生命都将结束。这里的“荣枯”指的是生命的盛衰更迭。 3. 回风山骨慄:秋风如刀割
山行 每至幽栖地,长怀出世心。 缓随流水去,渐入白云深。 墟里淡斜照,烟萝生暮阴。 道逢樵牧侣,闲坐话中林。 注释: 每:每次、每每(表示频率) 至:到达 (表示地点或状态) 长怀:常常怀着 (表示感情) 缓随:慢慢跟着 (表示态度或行动) 流水去:随着水流而去 (表示动作) 渐入:逐渐进入 (表示状态) 云深处:在云雾缭绕的地方 (表示状态) 墟里:村庄里 (表示地点) 淡斜照
诗句解读 1. “七年才一晤,一晤复分襟。” - 七年: 指诗人与方问亭的相遇已经持续了整整七年。 - 才一晤: 指的是两人这次相见的时间非常短暂。 - 分襟: 分开时衣襟相随而分离,常用来比喻离别的情景。 2. “辛苦成何处,乾坤共此心。” - 辛苦: 这里表达了一种辛劳或者不易的意味。 - 成何处: 表示这种辛劳最终得到了什么结果或成就。 - 乾坤: 古代中国哲学中,“乾”代表天
诗句 1. 呼艇缘城角,移尊向柳涯。 2. 棹回天忽破,帆正浪空排。 3. 野景开晴旭,高云补断厓。 4. 中流同啸咏,真觉忘形骸。 译文 1. 呼唤着船桨,划向城墙角,移去酒杯靠近柳树的岸边。 2. 船桨划动,天空突然破碎,风帆正被浪花冲击着前行。 3. 开阔的原野景色展现在晴朗的早晨,高耸的云层填补了断崖的空缺。 4. 在江中畅快地吟咏,真的感觉到身体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注释
破山唐代寺,潭影浸禅房。 偶共高僧坐,闲云满石床。 注释: - 破山:即兴福寺,位于今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是唐代著名古刹之一。 - 潭影浸禅房:指寺庙的池塘映照出禅房的影子,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潭,即池塘;影,即影子;浸,沉浸;禅房,即寺庙中的修行场所。 - 偶共高僧坐:偶尔与僧人一起坐着聊天。偶,指偶然;共,一起;高僧,即高僧大德,佛教中地位较高且有学问的僧人;坐,坐着。 -
涉露采芳兰,花开被九畹。 将为王者香,莫畏秋风晚。 译文: 清晨露水沾湿了我的双手,我采集了芬芳的花朵,这些花儿在九个庭院中盛开。我将将它们献给帝王作为香料,不要害怕秋风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表达,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晨曦中采撷芳兰的情景。诗中的“涉露”和“花开被九畹”,运用了典型的意象来营造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将为王者香”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注释:明月高挂在天空,照亮了高高的天穹;青云缭绕着庭户,仿佛要飞入屋檐。我心安神定,在寂静的夜晚铺开书本,心中欣然羡慕那些古代的文人骚客。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月为伴,夜读诗书,心随景迁,悠然自得。“明月照高天,青云傍庭户”二句写景。首句写明月,次句写白云,皆从高处落笔,而“照”与“傍”字又都极准确地表现出它们的姿态与位置,使画面生动起来。“心静夜摊书,欣然慕前古”二句写情
长信宫 当春兰蕙竞芬芳,金殿筵开捧御觞。 几日承恩欢乐地,秋风花落禁宫凉。 注释:在春天,各种花草都竞相开放,散发出芳香的香味。金殿的宴会上,人们纷纷捧着酒器敬奉皇上的酒杯。在皇帝身边侍奉的日子还很短,但已经享受到了荣耀和快乐。然而,秋天来临的时候,宫廷里却开始感到凉意。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长信宫词五首》之一。诗中通过描绘宫中女子的生活,反映了唐玄宗时期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奢靡
注释: 九重恩断妾难忘:重重的宫廷恩情断绝,我难以忘怀。九重,这里指代皇宫。 日日焚香扫御床:天天烧香拜佛,打扫皇帝的床铺。 朝罢探君何处乐:早上退朝后,我去哪里寻找乐趣呢?朝罢,早上退朝后。 人传歌舞在昭阳:人们传说,皇帝在昭阳宫里欢声笑语。昭阳,汉宫殿名,在今陕西咸阳市东,这里泛指宫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宫女生活的诗。诗中表达了宫女对皇帝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悲惨的命运
【诗句释义】: 长信宫,位于汉长安城西的一座宫殿。这里曾是汉元帝刘奭的后宫之一,后因陈皇后失宠而荒废。 西宫芳草正添愁,沸耳笙歌乐未休。 西宫(长信宫)里的芳草正茂盛,却增添了我的忧愁;宫廷里传来阵阵笙歌声,欢快的歌声似乎没有尽头。 莫羡腰肢轻似燕,当年恩眷妾曾优。 不要羡慕那些身姿轻盈如燕子般的女子,因为当年的我也曾得到过皇帝的宠爱和优待。 【译文】: 长信宫,西宫的芳草正茂盛,增添我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