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冶铸吴钩,爱子投红炉。
器成不见宝,冤魂鸣呜呜。
精诚召神鬼,谁知此器殊。
匣中倚天剑,雌雄乏真鉴。
风胡去不还,锋锷长惨淡。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良冶铸吴钩:
  • “良冶”意指优秀的工匠。“吴钩”是古代一种著名的武器,特指吴地的剑。这里的“良冶铸”指的是一个技艺高超的匠人精心铸造了这把吴地的宝剑。
  1. 爱子投红炉:
  • “爱子”指的是珍贵的物品或生命。“投红炉”可能是指将珍贵之物投入高温的炉火中进行炼制或锻造。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或生命的珍视和牺牲。
  1. 器成不见宝:
  • “器成”表示工具或武器完成或制成。“不见宝”意味着虽然完成了这件工具或武器,但是它的价值并没有显现出来,或者说它的真正价值没有被认识到。
  1. 冤魂鸣呜呜:
  • “冤魂”在这里可能象征那些因制作、制造过程中的不幸而未能得到应有的评价或赏识的人。“鸣呜呜”则形容这些灵魂在哀鸣,表达他们的不满和冤屈。
  1. 精诚召神鬼:
  • “精诚”强调的是极高的诚意和决心。“神鬼”则指的是神灵和鬼神,这里比喻那些能够感知到工匠真诚与执着的人。这句话表明只有通过极高的诚意和决心,才能感动神灵和鬼神,使其认可工匠的作品。
  1. 谁知此器殊:
  • “此器”指代刚才提到的吴钩。“殊”意为不同、特别。“谁知”询问那些不了解真相的人(包括神灵和鬼神)是否能理解这把吴钩的特殊之处。
  1. 匣中倚天剑,雌雄乏真鉴:
  • “匣中倚天剑”描述的是藏在匣中的宝剑,其锋利程度足以倚天,象征着极高的武力和威猛。“雌雄乏真鉴”则表达了宝剑虽有其雌雄之分,但在真正的鉴定者面前,却难以展现出其真正的价值和特点。
  1. 风胡去不还,锋锷长惨淡:
  • “风胡”在这里可能是一种方言或特定的表达方式,指代某种特殊的环境或氛围。“去不还”表达了这种环境下,即使宝剑被带走也无法返回。“锋锷长惨淡”形容了在这种环境中,宝剑的光芒和锐利度被削弱,无法展现出它应有的光辉。

综合赏析

这首诗以吴钩为载体,通过对其制作过程的描述、对其命运的描写以及对其价值的认识,反映了诗人对于工匠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匣中倚天剑”比作有力量但难以辨识的“雌雄”,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和哲理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对于传统工艺的尊重和对工匠精神的赞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