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昔抱微尚,丘壑结遥思。
一为尘网羁,此志终弗遂。
时每出郊坰,挈杖寻初地。
聊博少时欢,岂足酬幽憩。
不谓素心人,相期同把臂。
僧寮作诗坛,窅然忘尘世。
咫尺不见招,知非我遐弃。
误疑精力颓,而不耐劳瘁。
闻之即披衣,既见果无异。
阴阴苔雨痕,翛翛竹风籁。
流水清俗情,孤云淡尘累。
既不废游观,且联文友契。
遥谢沮溺翁,远遁诚非计。

入安化寺诗社

夙昔抱微尚,丘壑结遥思。

一为尘网羁,此志终弗遂。

时每出郊坰,挈杖寻初地。

聊博少时欢,岂足酬幽憩。

不谓素心人,相期同把臂。

僧寮作诗坛,窅然忘尘世。

咫尺不见招,知非我遐弃。

误疑精力颓,而不耐劳瘁。

闻之即披衣,既见果无异。

阴阴苔雨痕,翛翛竹风籁。

流水清俗情,孤云淡尘累。

既不废游观,且联文友契。

遥谢沮溺翁,远遁诚非计。

注释:

  1. 夙昔:过去的时候,以前。
  2. 微尚:微小的爱好和追求。
  3. 丘壑:山林。
  4. 一为:一旦。
  5. 尘网:官场、世俗。
  6. 此志:此心、此意、此念。
  7. 时:常常。
  8. 郊坰(jing):指郊外。
  9. 挈杖:携带手杖。
  10. 初地:旧地、故地。
  11. 聊:姑且。
  12. 少时欢:年少时的快乐。
  13. 岂足酬:难道足以补偿。
  14. 不谓:不料。
  15. 素心人:纯洁的人。
  16. 相期:相互期待。
  17. 僧寮:僧人住的地方。
  18. 窅然:深奥的样子。
  19. 咫尺:非常近的距离。
  20. 遐弃:被疏远或抛弃。
  21. 误疑:错误地认为。
  22. 精力:精力。
  23. 劳瘁:辛劳疲倦。
  24. 披衣:脱衣。
  25. 无异:没有变化。
  26. 阴阴:阴暗的样子。
  27. 翛翛(xiāo):风吹过竹林的声音。
  28. 流水:清澈的溪流。
  29. 俗情:庸俗的情欲。
  30. 孤云:孤独的云彩,比喻自己。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入寺后心境变化的五律。首联点明入寺的原因,中间两联写入寺后的感想,最后两联是诗人对佛理的理解及对佛理的向往。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而深沉。
    【译文】:
    我过去一直怀揣着微小而高尚的理想,心中一直有山水田园的思念。一旦被仕途所束缚,这些美好的理想就难以实现。因此,每当空闲之时,我就出门去寻觅那些曾经去过的地方,以此来排遣心中的烦恼。我只是想寻找一些过去的快乐,哪能与隐居山林的闲适相比?想不到我的这种心愿,竟然能得到志同道合者的响应和支持。我们在僧人的住所中建立了诗社,彼此交流心得,忘却尘世的纷扰。然而,当我在僧房门外等候时,却始终没有见到他们的身影,这使我不禁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真的明智,是不是过于劳累了自己的身体。听到有人敲门,我立即起身迎接,发现原来是他们来邀请我参加诗社的活动了。于是,我带着一颗轻松愉快的心情,加入了他们的集会,共同探讨诗艺。我们向古代隐士沮溺学习,远离世俗纷扰,过着隐居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之道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