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煦兮水容与。偕童冠兮行蘧蘧。万物得所兮吾亦乐吾初。

【注释】

拟:模仿

曾晰: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这里指君王。莫春:春天。唱答:《诗经》中有《周南·关雎》和《召南·野有死麕》两篇诗,都是男女相答的诗,所以这里用“唱答”代指男女情歌。六章:六节,即一章一解,共六章。风和煦兮水容与,偕童冠兮行蘧蘧。万物得所兮吾亦乐吾初。

【赏析】

此为仿拟《周南·关雎》之作。首章写君王对臣下唱答情歌的喜悦心情。“风和煦兮水容与”,“和煦”是温和的意思,“容与”是悠闲从容的样子。这两句写君王听到臣下的情歌而心花怒放的情景。“偕童冠兮行”,是说君臣一起出游赏景。“童冠”是儿童的帽子,这里比喻年轻的官员。“行”是行走,这里指游赏。“万物得所兮吾亦乐吾初”意思是说:万物都找到了归宿,我也乐于我的初政。

第二、三、四章写君王听民谣时的喜悦心情。“万物得所兮吾亦乐吾始”的意思是说:世间万物都找到了归宿,我也乐于我的治理。这几句诗是诗人的自谦之词,也是他的政治主张的具体体现。《毛诗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朱熹认为《关雎》诗描写了一个君子和一个淑女相互爱慕的过程。这首诗中所写的君王就是君子,他听臣下唱答情歌,听民谣,都是出于一种喜悦的心情,因为他看到天下太平,万物和谐,所以他也就感到高兴了。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很有特色。它既没有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也没有采用直接抒情的手法,而是通过君王的“喜闻乐见”之情来表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种写法,既显得自然贴切,又使作品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