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孤栖最可怜,瘴云漠漠海连天。
微闻父老咨嗟语,此事蹉跎百廿年。
【注释】
雷阳:地名,在今广东海康。遗事,即往事。
蹉跎:白白地过去。
百廿年:指从唐朝初年到宋朝末年,共120年。
【译文】
骑着马独自居住在荒僻的地方最可怜,瘴气茫茫海天相连无边无际。
只听到父老的叹息议论此事,这件事白白地拖延了120年。
【赏析】
这是一首记叙诗,诗人回忆自己当年在广东雷州做官时,因受排挤而弃官回乡,又因怀念朝廷和故交朋友之情,重又离乡远赴南方。这首诗就是他离开海南岛后写的。
第一句“匹马孤栖最可怜”,是说诗人离开故乡以后,孤独地漂泊异乡最为可叹。“孤栖”一词,既指诗人一人独居,也暗寓着诗人内心的孤苦凄楚;“最可怜”三字,更是将诗人的凄凉、悲怆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二句“瘴云漠漠海连天”,是说诗人身处异地,只见到一片迷蒙的瘴气笼罩着大地,天地间一片茫茫。这一句写景,渲染了一种苍凉的气氛,为下文抒发感慨作了很好的铺垫。此句中“瘴云”二字,既是对当时环境的真实描写,也是诗人心情的象征。
第三句“微闻父老咨嗟语”,是说诗人在异乡,听到了一些父老乡亲们的议论声,他们在议论什么?自然是议论他的不幸遭遇。“咨嗟语”,表现了乡亲们对他遭遇的同情和关切。
第四句“此事蹉跎百廿年”,是说自从诗人离开家乡以后,已经过去了120年了。“蹉跎”二字,既表明了诗人一生仕途坎坷、沉浮不定,也暗示了自己对官场的失望与不满。“百廿年”三字,更是点明了一个事实:自唐宋以来,120年的时间已过,但诗人却未能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全诗以记事为主,通过追忆往事来抒发自己对家乡、对朝廷、对故交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感慨和总结。同时,诗人在叙述往事的过程中,又巧妙地将自己的身世命运、政治抱负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起来,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