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山山不改,健鹘矫翮凌烟彩。
古道苍茫踏叶行,晴沙漠漠田每每。
道旁萧寺金碧辉,手执马棰叩僧扉。
沙弥煎茶成小憩,秋阳昭灼牛羊归。
回廊历尽散残步,后圃荒芜足云树。
亭基苔满曲沼封,松耶石耶尚森布。
大师学道辞室家,纵横才气满袈裟。
靖难功成衣赐紫,几曾性僻耽烟霞。
此地园林几时创,此夜魂游有梵放。
僧伽不住女媭嗔,英雄事业俱魔障。
我来携酒挂马鞍,探囊肴核还盈盘。
据石留连尽杯酌,亦既醉矣瓶罍乾。
仰天大笑出门去,山外斜阳红几处。
寒水流澌逝不回,从古几人羁日驭。
回首层峦指上方,千秋龙象护云堂。
山僧不解古今事,笑杀狂夫醉更狂。
【译文】
西风吹过,山峦屹立;健鹘矫翮凌烟彩。古道苍茫踏叶行,晴沙漠漠田每每。
道旁萧寺金碧辉,手执马棰叩僧扉。沙弥煎茶成小憩,秋阳昭灼牛羊归。
回廊历尽散残步,后圃荒芜足云树。亭基苔满曲沼封,松耶石耶尚森布。
大师学道辞室家,纵横才气满袈裟。靖难功成衣赐紫,几曾性僻耽烟霞。
此地园林几时创,此夜魂游有梵放。僧伽不住女媭嗔,英雄事业俱魔障。
我来携酒挂马鞍,探囊肴核还盈盘。据石留连尽杯酌,亦既醉矣瓶罍乾。
仰天大笑出门去,山外斜阳红几处。寒水流澌逝不回,从古几人羁日驭。
回首层峦指上方,千秋龙象护云堂。山僧不解古今事,笑杀狂夫醉更狂。
【注释】
- 香光寺:位于今江苏南京市江宁区方山南麓,南朝梁代建于方山之南。因南朝梁武帝曾在此讲经说法,故名香光寺,又名“栖霞精舍”。唐贞观六年(632年)重建。
- 姚广孝:明初开国功臣,人称姚三保。原籍苏州太仓州,世居南京句容县。洪武四年(1371年),入宫为燕王朱棣做太子护卫,深得宠信。永乐二年(1404年),任燕王朱棣的军师和幕僚。后协助燕王发动靖难之役,攻克南京,迫使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自杀。永乐三年(1407年),朱棣即位,立其子为皇太子,改元洪熙,尊其为皇太孙。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死,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改谥“恭仁”,庙号“宣祖”。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燧之子朱高赞等相继被处死。宣德十年(1435年),朱高炽死,立其第三子朱瞻基为皇太子。次年,改元正统,以姚广孝为少傅兼太子太傅,监国。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瞻基病死,以皇太孙继位,是为明英宗,改元天顺,尊其为“郕戾公”,庙号“宣祖”,谥“睿悼庄宪恭皇帝”。英宗天顺五年(1461年),朱见深(即明孝宗朱佑樘)继位。弘治十八年(1505年)八月十五日,朱祐樘病死于西内瀛室,遗诏由其养子朱厚照(即明武宗朱厚照)继位。正德五年(1500年),明武宗病危,将帝位传给其长子朱厚照,改元大顺,尊其为“兴献王”,庙号“襄宗”,谥“钦天履道英毅圣武渊仁宽穆纯诚敬天锡龄端肃安懿孝敬皇帝”,庙号“兴献帝”。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病故,遗诏由其弟朱厚熜(即明世宗朱厚熜)继位,改元嘉靖,称帝。明世宗在位四十五年,死后,葬入十三陵之一的长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作者游览香光寺的游览诗。全诗结构紧凑,意境开阔。诗人以游览香光寺为题,通过对香光寺的详细描绘,表达了对香光寺的喜爱之情。
首联写香光寺周围的环境。“西风”二字点明了季节和气候特征,同时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山不改”三字则表达了香光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历史的沧桑感。
颔联写游览香光寺的经历。诗人漫步在山间小路上,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晴沙漠漠”两句则描绘了山间的荒凉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颈联写游览香光寺的感受。诗人来到道旁的萧寺,感受到了寺庙的庄严与宁静。“沙弥煎茶成小憩”几句则描绘了沙弥们在寺庙里忙碌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沙弥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尾联写诗人离开香光寺的情景。诗人带着酒壶离开了寺庙,留下了一片空荡荡的场所。“亦既醉矣瓶罍乾”一句则表达了诗人醉酒后的豪迈情怀和洒脱个性。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气息。通过游览香光寺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文化传统的热爱和敬仰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