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寒涛泻碧空,宜烟宜月乱云中。
浓阴碍日浑忘夏,黛色摇天不借风。
小殿闻钟金错落,清泉漱石玉玲珑。
相逢为问看山约,藜杖新成欲漫从。
松山寺
万顷寒涛泻碧空,宜烟宜月乱云中。
浓阴碍日浑忘夏,黛色摇天不借风。
小殿闻钟金错落,清泉漱石玉玲珑。
相逢为问看山约,藜杖新成欲漫从。
注释:
- 万顷寒涛泻碧空:指万顷(万丈)的寒波在天空中奔流。
- 宜烟宜月乱云中:指云雾缭绕,景色宜人。
- 浓阴碍日浑忘夏:浓密的树荫遮蔽了太阳,让人忘记了夏天。
- 黛色摇天不借风:形容山峰颜色深重,仿佛有一股力量使天空也为之变色。
- 小殿闻钟金错落:指寺庙中的小殿内传来的钟声清脆悦耳。
- 清泉漱石玉玲珑:指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潺潺流淌,如同玉石一般晶莹剔透。
- 相逢为问看山约:意指与友人相遇时,询问他们是否曾约定一起欣赏山景。
- 藜杖新成欲漫从:指藜杖(一种轻便的手杖)已经制作完成,准备随时使用。
赏析:
此诗描绘的是松山寺的景象。首句“万顷寒涛泻碧空”,以“万顷”形容波涛浩渺,“寒涛”则突出了水势的磅礴气势。“泻碧空”则将波涛与天空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壮阔的画面。第二句“宜烟宜月乱云中”,进一步描绘了松山寺周围的景色。这里的“宜烟宜月”既表现了松山寺周围云雾缭绕的特点,又暗示了这里是一个适合观赏风景的好地方。第三句“浓阴碍日浑忘夏”,则通过浓密的树荫和太阳的关系,表达了松山寺周围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氛围。第四句“黛色摇天不借风”则以山峰的颜色和风的关系来表现大自然的力量。这些诗句都展现了松山寺周围的美丽景色和大自然的力量。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对松山寺内的描写。其中第五句“小殿闻钟金错落”,描绘了寺庙内部建筑的独特之处,即小殿内的钟声清脆悦耳,宛如金属般错落有致。第六句“清泉漱石玉玲珑”,则通过描绘清泉和石头的关系,赞美了自然之美。第七句“相逢为问看山约”,则是作者与友人相遇时,向朋友询问是否有过约定一同欣赏山景的经历。第八句“藜杖新成欲漫从”,则是作者准备随时使用的藜杖,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松山寺周围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画面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