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柳春高苑树低,军门无事日长时。
风吹桃李沾裘带,影动旌旄落砚池。
别有参军能说剑,何人退贼解题诗。
唐朝杜牧明徐渭,文采风流洵可儿。

诗句释义

1 “细柳春高苑树低,军门无事日长时。”

  •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景象:在春天的细柳中,树木显得格外低矮。这种景象通常与和平或宁静的环境相关联,暗示了没有战事或紧张状态。这里的“军门”可能是指一个军事要塞或边境地区,而“无事”则表示那里的军事活动较少或已经结束。这两句诗共同传达了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氛围。
  1. “风吹桃李沾裘带,影动旌旄落砚池。”
  • 此句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某种情绪或场景。首先,“风吹桃李沾裘带”,描绘了风轻拂过桃李花瓣的景象,同时“沾”这个字也隐含了轻柔、细腻之意。接着,“影动旌旄落砚池”,则是通过旌旗的影子在水中摇曳,形象地描述了旌旗的动态美。这些细节不仅生动描绘了画面,还传递了一种优雅而庄重的氛围。
  1. “别有参军能说剑,何人退贼解题诗。”
  • 这两句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才华与技艺。在这里,“说剑”可能指的是能够谈论剑术的高超本领,而“解诗”则意味着能够吟诵或解释诗歌。这里的“别有参军”,可能是形容某个特别擅长这两种技艺的人。这句话展现了古人对于武艺与文化的双重追求,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对知识和技能的重视。
  1. “唐朝杜牧明徐渭,文采风流洵可儿。”
  • 这两句是对诗人身份的赞誉。这里提到了唐朝的杜牧,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以诗歌见长;而提到的“徐渭”则是一位明代的画家和文学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最后一句“文采风流洵可儿”则是对两者文采和风度的高度赞扬。这表达了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们各自才华的认可。

译文

细柳垂丝春风拂,苑内树梢低垂绿,无战事时日漫长。
春风中桃李飘香,随风轻拂衣襟裳,旌旗飘扬似画中。
别有英雄善武艺,谈剑论诗才气豪,唐朝杜牧名扬四海。
明朝徐渭画艺高,文采飞扬真可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宁静和平的氛围。首句通过对比春日中的柳树与高大的树,描绘了春意盎然而又不失宁静的场景。次句进一步强调了和平的状态,用“军门无事日长时”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景象——风中的桃李与旌旗的舞动,增添了生动性,让整个场景更加鲜活。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赞美,这不仅是对个人才能的称赞,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雅士精神风貌的一种追忆和赞赏。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人物才华的赞誉,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