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萝水竹石经门,山纪人居别一村。
木道参差骑涧过,水舂清劲隔林闻。
尧无帝力余耕凿,秦有逃民自子孙。
戈甲纷纷满天地,我来应愧德璋文。

【注释】

禾上山庄:即今安徽怀宁。禾上,地名;庄,指山中的别墅。

松萝水竹石经门,山纪人居别一村:山上有松树、水边有竹子和石头经过的门,山上的居民居住在一个不同的村庄。

木道参差骑涧过,水舂清劲隔林闻:木桥参差不齐地横跨在溪涧之上,溪边的泉水声清脆有力,隔着树林都能听到。

尧无帝力余耕凿,秦有逃民自子孙:尧没有天子的治理能力,而只有农夫耕作;秦始皇的统治却导致许多逃亡的百姓。

戈甲纷纷满天地,我来应愧德璋文:到处都是战争武器,我来到这里应当感到惭愧,因为我是德璋的儿子。德璋为唐代诗人,曾任中书舍人,与李白友善。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离开长安西去四川,途中经过安徽怀宁,写下了这首五律。诗中以“尧无帝力余耕凿”和“秦有逃民自子孙”,表达了对当时动乱局面的不满,同时借“我来应愧德璋文”抒发了内心的感慨。

前二句点明自己此次西游的目的——为了躲避战乱,寻找避乱之所。首句“松萝水竹石经门”,“松萝水竹”点明山中景致,“石经门”则点明了山中建筑,可见诗人对此处的向往之情。颔联“木道参差骑涧过,水舂清劲隔林闻”,描绘了自己在山间小路上行走的情景,以及溪水声在树林中回荡的情景,形象生动。颈联“尧无帝力余耕凿,秦有逃民自子孙”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当时动乱局面的不满,同时借“我来应愧德璋文”,抒发了内心的感慨。尾联“戈甲纷纷满天地,我来应愧德璋文”,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战乱局面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人民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深沉真挚,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