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解军持别梵王,临歧心事祇凄凉。
冠巾重上先人冢,衣钵分传弟子行。
旧刹风幡留半偈,寒镫夜雨梦连床。
从今更作青莲喻,虽在淤泥亦自香。
【注释】
感事:感叹世事变迁。乍解军持别梵王,临歧心事祇凄凉。刚脱下军装离开梵王山,心中惆怅只觉心凄凉。冠巾重上先人冢,衣钵分传弟子行。重新戴上帽子回到祖先的坟前,袈裟和法钵分别传给我的弟子们。旧刹风幡留半偈,寒镫夜雨梦连床。在寺庙中风中的幡旗还挂着半个偈语,在寒冷的灯光下夜雨里做着连床的梦。从今更作青莲喻,虽在淤泥亦自香。从此我要做莲花比喻,即使身处污浊也自显清香。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表达了诗人对佛祖、对佛法、对僧人们的怀念之情。全诗四十六字,共八句。每句一韵,平仄相间,声调和谐,读来朗朗上口,音韵铿锵,具有音乐般的美感。此诗以“感事”开篇,以“青莲喻”收尾,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浑然一体。首联叙事,写自己脱下军装,离开梵王山,心中怅惘;颔联写自己重新拜祭祖先,并把袈裟法钵传给弟子们;颈联写自己夜不能寐,梦见了师父;末联写自己虽然身在污泥之中,但依旧保持清净之心。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它既反映了佛教禅宗“顿悟”思想的本质,又表现了作者追求精神解脱的人生目标。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如“梵王”,即古印度神话中的摩耶夫人的儿子罗摩,是婆罗门教的神祇之一,也是释迦牟尼的舅父和姨丈,传说中曾一度为国王,后出家成为仙人,住在一座高山上。“衣钵”,即僧侣修行时所用的袈裟和法钵。“半偈”,指一半的偈语或经文。“淤泥”,原指泥土,这里比喻世道、官场。“青莲”,即佛教传说中的菩萨名,象征清白、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