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下园蔬,千山环敝庐。
晓云填断岭,暮鸟唤归锄。
树荫天疑雨,沙明虫著书。
无劳知魏晋,午梦正蘧蘧。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一水下园蔬” - 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景象。在水塘边种植蔬菜,体现了主人对自然的尊重与顺应之道。
- 注释:水(池塘)、园(菜地)、蔬(蔬菜)
- 赏析:此句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通过具体物象传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千山环敝庐” - 形容四周被连绵的群山环绕,显示出隐居之所的幽静与远离尘嚣。
- 注释:环(围绕)、敝(简陋的、不华丽的)庐(小屋)
- 赏析:这句诗通过“千山”与“敝庐”的对比,强调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 “晓云填断岭” - 描绘了早晨云雾缭绕,仿佛连成一片,将断崖覆盖的情景。
- 注释:晓(早晨)、云(云雾)、填(填满)断岭(山脉中断的地方)
- 赏析:这句诗意在展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 “暮鸟唤归锄” - 描述了傍晚时分,鸟儿呼唤归家的意象,暗示了辛勤劳作后的休息与安宁。
- 注释:暮(傍晚)、鸟(鸟类)、唤(呼唤)、归(回家)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节奏的感悟,以及人们对归宿的渴望。
- “树荫天疑雨” - 描绘了树木为天空遮挡阳光,使天空似乎要下雨的场景。
- 注释:阴(遮蔽)、天(天空)、疑(好像)雨(雨水)
- 赏析:这句诗以生动的形象传达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受。
- “沙明虫著书” - 描述了沙滩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同时有虫子在上面爬行留下痕迹。
- 注释:沙(沙滩)、明(明亮)、虫(昆虫)、著(留下)书(书籍)
- 赏析:这句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无劳知魏晋,午梦正蘧蘧” - 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过往历史的淡然处之。
- 注释:无劳(无需劳苦)、知(了解)、魏晋(指三国时期的魏、晋两朝,这里泛指过去的历史时期)、午梦(中午的梦境)、蘧蘧(形容睡得很香的样子,此处比喻梦境美好)
- 赏析: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细节,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