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丈丹梯百尺溪,绿杨村在众峰西。
松门日暖眠花鸭,藓径云深护竹鸡。
卷幔远山青未了,携觞嫩草碧初齐。
幽居最喜无尘事,时有春禽隔树啼。

山居

十丈丹梯百尺溪,绿杨村在众峰西。

松门日暖眠花鸭,藓径云深护竹鸡。

卷幔远山青未了,携觞嫩草碧初齐。

幽居最喜无尘事,时有春禽隔树啼。

注释:

  1. 丹梯:红色的梯子,形容山路高耸、险峻。
  2. 绿杨村:指的是村庄周围长满了绿色的杨柳。
  3. 众峰西:众指多,峰指山峰,西即西边,形容山峰众多且分布在西侧。
  4. 松门:指松树环绕的门或洞口。
  5. 眠花鸭:花鸭是指在水中游动的鸭子,在这里可能是指鸭子在花丛中休息。
  6. 藓径:苔藓覆盖的小径。
  7. 云深:云雾缭绕的景象。
  8. 卷幔:拉开窗帘的意思,卷幔远山青未了表示通过窗帘观看远方山峦的颜色尚未消散。
  9. 携觞:拿着酒杯的动作。
  10. 嫩草碧初齐:嫩草的颜色刚刚变成绿色。
  11. 幽居:隐居的生活。
  12. 无尘事:没有世俗的纷扰和杂事。
  13. 春禽:春天的鸟鸣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开头两句“十丈丹梯百尺溪,绿杨村在众峰西”展现了山间小路的陡峭和周围的景色,诗人用“丹梯”来形象地描述道路的险峻,而“绿杨村在众峰西”则描绘了村庄周围的自然风光。接着“松门日暖眠花鸭,藓径云深护竹鸡”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阳光透过松木的缝隙洒在花鸭身上,而苔藓覆盖的小径上栖息着保护着竹林里的小鸡。这些细节都表现出山居生活的宁静和和谐。

接下来的“卷幔远山青未了,携觞嫩草碧初齐”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他打开窗帘眺望远方的山峦,发现它们的颜色还未完全消失,拿起酒杯喝着刚发芽的嫩草,感受它的新鲜。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他追求简单生活的闲适。

最后两句“幽居最喜无尘事,时有春禽隔树啼”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喜爱。他认为隐居生活不需要太多的世俗纷扰,只有偶尔传来的春禽叫声打破了山林的宁静。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态度。它不仅仅是对景色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