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服成虚器,当阳落太阿。
贵非王者驭,官比盛时多。
易捧毛生檄,何劳宁戚歌。
但愁铭隧日,书绩奈卿何。
诗句
1. 车服成虚器,当阳落太阿。
注释:
- “车服”指的是帝王的仪仗和服饰,通常用来象征权力和地位。
- “成虚器”意味着这些华丽的外表已经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变得空虚无实。
- “当阳”指在阳光明媚、形势大好的时期。
- “落太阿”则形容权力的丧失,太阿是古代一种剑名,这里用以比喻失去权势。
2. 贵非王者驭,官比盛时多。
注释:
- “贵”在这里指尊贵或显赫的人。
- “王者驭”指的是能够驾驭国家的人,即统治者。
- “官比盛时多”说明这些人所拥有的职位和权力超过了盛世时期的水平。
- 这里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和担忧。
3. 易捧毛生檄,何劳宁戚歌。
注释:
- “易捧”意为轻易地接受或使用。
- “毛生檄”中的毛生指的是某位文人或官员。
- “宁戚歌”出自《诗经·小雅·北山》,原意是讽刺那些只会唱诗而不会做事的人。
- 作者认为这些人只是随意拿起文件,却不懂得真正的治理之道,因此无需吟唱那些空洞的诗歌。
4. 但愁铭隧日,书绩奈卿何。
注释:
- “铭隧”可能是指刻有名字或功绩的石碑。
- “书绩”指书写的功业。
- “奈卿何”意为无法解决或者改变什么。
- 表达了作者对当前政治状况的忧虑和无奈,认为无论个人如何努力书写功绩,也无法真正改变现状。
译文
- 车衣成了无用之物,当太阳正高时,我失去了权力。
- 尊贵的人并不是国王的坐骑,官职比盛世时期更多。
- 我容易接受那些只懂得写文章而不做事的人的文件,他们并不需要像宁戚那样去唱歌。
- 我担心这些铭刻了名字或功绩的石碑,我的书写成就又有何用呢?
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虚器”与“太阿”,深刻揭示了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对“贵非王者驭”和“官比盛时多”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当前政治现实的看法,认为那些高位者并未真正掌握治国之权。诗中的“易捧毛生檄”与“何劳宁戚歌”两联,更是通过对比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和真正的政治家,突显出诗人对于无能政客的批判。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现状的忧虑和无力感,表达了他对于未来政治发展缺乏信心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现实意义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