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千株岭上梅,故人不到不先开。
耐寒气得中原正,破梦春随使节回。
山寺云深封薜荔,岩扉径滑瘗莓苔。
只愁别后遥相忆,未必花时我便来。

岭上梅树,每年在十月便先开放。如今立春后过了山岭,梅花开得非常繁盛。山中的和尚说,去冬时风雪严寒,花推迟了两个月才盛开。这是因为没有千株岭上的梅花,故人不到就不会先开。

多谢千株岭上梅,故人不到不先开。
耐寒气得中原正,破梦春随使节回。
山寺云深封薜荔,岩扉径滑瘗莓苔。
只愁别后遥相忆,未必花时我便来。

注释:

  1. 岭上梅树:指位于山上的梅树。
  2. 故人不到:指故人的缺席。故人,旧友、老朋友。不到,没有到来。
  3. 破梦春随使节回:破梦,打破梦中景象。使节,出使外国的官员。春随使节回,春天跟着出使的官员回来了。这里比喻梅花在春天到来之前就已经开放。
  4. 山寺云深:指的是山中的寺庙周围云雾缭绕。
  5. 岩扉径滑瘗莓苔:岩门的入口处,路面很滑;脚下踩着的是已经长满青苔的石头。
  6. 只愁别后遥相忆:只愁离别之后彼此思念。
  7. 未必花时我便来:不一定等到花儿盛开的时候我就会来。
    赏析:
    这首是一首咏梅诗,通过写梅花的早开和盛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惜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全诗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对梅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惜别之情。

首句“谢千株岭上梅”,直接赞美了岭上梅的美丽与独特。诗人对梅花充满了敬意和喜爱,这种感情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第二句“故人不到不先开”,则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关系。诗人认为,只有当朋友不来时,他才能先于他们看到梅花开放,这是对友谊的一种珍视和赞美。

第三四句“耐寒气得中原正,破梦春随使节回”,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寒冬中的坚韧与美丽。梅花不畏寒冷,傲然绽放,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同时,梅花也与春天联系在一起,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就在不远处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第五六句“山寺云深封薜荔,岩扉径滑瘗莓苔”,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山林之中。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最后两句“只愁别后遥相忆,未必花时我便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人担心离别之后,无法再见到朋友的身影,因此只能通过书信或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表示自己并不一定能在花开之时就能赶到朋友身边,这也是一种无奈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