贳酒钱赊挂杖头,蓬门罗雀网重愁。
春忙未必因花累,天坠何尝抱杞忧。
恨海几时能烂石,狂流底处可维舟。
扪心自视都灰冷,默坐枯禅借佛酬。
【注释】
贳(sì)酒钱:赊欠的酒钱。赊:赊账,欠债。
杖头:拄着的拐杖。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形容简陋的房屋。
罗雀网:捕捉飞鸟的工具。
春忙:春天繁忙的事务。
天坠:天空中的陨石坠落。
何尝:岂、怎么不是。
恨海:恨深如海。
烂石:把石头磨成粉。
狂流:猛烈的流水。
扪心自视都灰冷:扪心自问,感到十分沮丧和寒冷。扪心:摸着胸口,比喻反思或自我反省。自视:看待自己。
枯禅:指枯寂的佛学研究,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一旦觉悟就应立即行动,不再有其他杂念。
借:借用。
酬:报答,答谢。
【赏析】
此诗为诗人客居异乡时所作,抒发了作者的羁旅之情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首句“贳酒钱赊挂杖头”,写诗人在外经商,囊中羞涩。第二句“蓬门罗雀网重愁”,“蓬门”是指破旧的茅屋,“罗雀网”指张设的捕鸟器具,“重愁”则指因生计而烦恼、忧愁重重。第三句“春忙未必因花累”,诗人以春忙为例,指出忙碌不一定因为花儿盛开。第四句“天坠何尝抱杞忧”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坎坷与世事无常的感慨。第五句“恨海几时能烂石”,“恨海”比喻心中的怨恨如海一般深广无边,“烂石”则暗喻通过磨砺自己化解心中的怨气。第六句“狂流底处可维舟”,意在告诫人们,面对困境要勇敢面对,不要沉溺于消极情绪之中。最后两句“扪心自视都灰冷,默坐枯禅借佛酬”,诗人在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深感沮丧和失落,于是借助佛教的思想来寻求解脱之道。全诗情感丰富,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