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阵阵卷黄沙,一路春寒不见花。
残月疏星杨柳陌,载将残梦听琵琶。
【注释】
东阿道:指从东阿(今山东聊城)到洛阳的官道。黄沙:泛指风沙。惊风阵阵:一阵又一阵的狂风,形容风势猛烈。卷黄沙:吹起了路上的黄沙。春寒:春天的寒冷天气。不见花:看不到春天的花。残月疏星:月亮已经落下去了,星光也稀疏了。杨柳陌:柳树成行的大道。载将:载着,背着。残梦听琵琶:背着残破的梦境,听着琵琶的声音。
【译文】
一阵又一阵的狂风,卷起了路上的黄沙,一路上都是春天的寒冷,看不到盛开的花。
月光已落,星光稀疏,大道上只有柳树成行,我背着残破的梦境,听着琵琶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在旅途中看到沿途春寒难觅芳花,听到琵琶声,于是写下这四句小诗。
诗的前两句“惊风阵阵卷黄沙,一路春寒不见花”,写途中所见。首句“惊风”是风势猛烈,次句是说路上尽是春风,而没有花。“春寒”与“惊风”对举,既点明了时间是在早春时节,也是渲染了环境的恶劣。“不见花”,是因为风大,所以春寒逼人,花自然也看不见了。“卷黄沙”,是说风势多么强烈!这一句写来很有气势,使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第三句“残月疏星杨柳陌,载将残梦听琵琶”。由前两句的景物描写转入人物的活动,写出行人踽踽独行的情景。“残月”与“疏星”对举,表明时间是在傍晚时分。“杨柳陌”,指路旁的柳树成行大道。“载将”即带着。“残梦”,指梦中依稀可见的东西。“听琵琶”,说明他正坐在路边听着琵琶曲。
第四句“载将残梦听琵琶”,与前两句相照应。前面写的是“惊风”“春寒”“不见花”,是由于环境恶劣、天气寒冷造成的;而这一句写的是“残梦”和“听琵琶”。“带残梦”,就是带着残存着的美梦。美梦当然不能实现,但诗人还是怀着一线希望去听那美妙的琵琶声。这一句写得很有情韵。
此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写景抒发感情,表现了旅途的寂寞、凄苦和愁绪。全诗用意深远,含蓄不尽,耐人寻味,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