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莽茫茫,草木胡旦夕。不为太华擎露盘,乃在荒岩卧烟砾。
神明浴水蛟为龙,斧凿撼山玉成石。春心乍失仙葩青,秋声遥望丛兰碧。
翻云覆雨日悠悠,百年我亦悲行客。
【注释】
- 畹岩:山名。
- 仙人掌断委草中:仙人掌的枝干被抛弃在草丛中。
- 感赋:即感时赋诗。
- 太华擎露盘:华山上有擎天的柱子,好像擎着一块巨大的露盘,形容高耸入云。
- 荒岩卧烟砾:荒凉的岩石上卧着像烟一样的石头。
- 神明浴水蛟为龙:神的威灵在水面游动,使水中的水蛟变成了龙。
- 斧凿撼山玉成石:用斧头凿开坚硬的山石,使玉石成形。
- 春心乍失仙葩青:春天的心情突然失去了,就像失去了美丽的花朵。
- 秋声遥望丛兰碧:秋天的声音遥远地传来,就像远处丛生着绿色的兰花。
- 翻云覆雨:变化无常。
- 百年我亦悲行客:一百年来我也像行走的客人一样,指岁月流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诗人感慨之情的作品。首句以“物化莽茫茫”开篇,描绘了一幅广袤无垠、草木苍茫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华山之高、岩石之坚、水之灵动、山之厚重,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壮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悟和情感。
第二句“草木胡旦夕”,诗人将草木与日月更替相比较,表达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变迁。第三句“不为太华擎露盘,乃在荒岩卧烟砾”进一步揭示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和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感慨。第四句“神明浴水蛟为龙,斧凿撼山玉成石”则通过神话传说,展现了自然力量的伟大与神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
诗人通过对四季景象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的美与哀愁。春夏秋冬各具特色,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繁华盛开、秋天的宁静萧瑟、冬天的寂静寒冷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最后两句“翻云覆雨日悠悠,百年我亦悲行客”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如同行客一般的无奈和悲哀。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成功地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与哀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