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夜滔滔,严城片月高。
声随风咽鼓,泪杂酒沾袍。
思妇劳人怨,长歌短剑豪。
壮怀消不尽,马首向临洮。
【注释】
角声:军中的号角声。
江汉夜滔滔,严城片月高:江汉,指长江和汉水,这里泛指大江、大河,暗喻战乱的年代。滔滔,水波滚滚的样子。严城,指边防坚固的城池。片月高,月亮挂在天空中,显得孤零零的。
声随风咽鼓,泪杂酒沾袍:声音随着风吹过鼓,泪珠混着酒洒在身上。咽,低语或低声哭泣。
思妇劳人怨,长歌短剑豪。
长歌短剑豪:指战士豪迈地唱着长歌,舞动着短剑。
壮怀消不尽,马首向临洮:壮志难酬,英雄的抱负难以实现,只好把马头指向远方的临洮了。马首向临洮,意思是马的头要转向临洮,意思是马头向着临洮方向。这里用“马首”比喻自己的雄心壮志,用“向临洮”比喻自己报效国家的决心。
【赏析】
这是一首写边塞将士的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起句“角声”,是说号角声一响,就表明有战事发生,诗人听到这种号角声便联想到战争的频繁。“江汉夜滔滔”一句,以江汉作喻,暗点时局之乱。这两句从听觉角度入手,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严城片月高”一句,又以城为喻,进一步烘托出边疆的形势。“片月”二字,既表现了月光的微弱,也暗示战事的残酷。“声随风咽鼓”、“泪杂酒沾袍”二句,是写士卒们听到号角声、看到烽火时所发出的悲鸣。他们的声音和眼泪都融合到鼓声之中。“声随风咽鼓”,写出了士卒们的悲愤;“泪杂酒沾袍”,则写出了士卒们的辛酸。“思妇劳人怨”,“劳人”指戍边的士卒,“思妇”则是指远离家乡的女子。这两句写边关思妇与戍边士兵的思念之情,感情深沉。“长歌短剑豪”三句,是说战士们豪情满怀地唱着长歌,舞着短剑。“长歌”指士兵们放声高歌,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短剑”则是指士兵们手中的武器。“豪”字,既是对士兵们豪迈精神的赞美,也是对他们英勇无畏、奋勇杀敌的歌颂。最后“壮怀消不尽,马首向临洮”二句,是说尽管有着壮志雄心,但战争仍然不断,所以只能将马头转向临洮方向,表示自己报效国家的决心。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浓郁的边塞气息,通过描绘边塞将士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他们对国事的关切和对战争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