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鞭东海秦王误,台筑通天汉武痴。
青史茫茫人并逝,碧空渺渺事难知。
秋风盘冷铜仙露,夜月机虚织女丝。
他日金茎和泪折,茂陵荒草夕阳迟。
通天台
石鞭东海秦王误,台筑通天汉武痴。
青史茫茫人并逝,碧空渺渺事难知。
秋风盘冷铜仙露,夜月机虚织女丝。
他日金茎和泪折,茂陵荒草夕阳迟。
注释:
通天台:指汉代的长安城未央宫前的高台,又称建章宫,是汉武帝时建造的一座高台建筑。
石鞭:古代的一种兵器,用石头制成。
东海:指今天的山东半岛一带。
秦王:指秦始皇。
青史:泛指史书。
碧空:形容天空非常清澈、广阔。
秋风:秋天的风。
铜仙: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状像铜铸的仙人。
织女:传说中的织布仙女,住在天上的银河之旁。
金茎:即承露盘,是一种古代的青铜制器物,用来承接露水。
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汉武帝时期修建的通天台的历史遗迹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全诗通过四个意象来表现这一主题,分别是“石鞭东海”、“台筑通天”、“秋风盘冷”和“夜月机虚”。
“石鞭东海秦王误,台筑通天汉武痴。”这两句诗以石鞭东海和台筑通天为引子,暗示了汉武帝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而修建通天台的愚蠢行径。这里的石鞭象征着秦始皇的兵马俑,而台筑则暗指汉武帝时期的长安城,两者相互映衬,揭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青史茫茫人并逝,碧空渺渺事难知。”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历史的无情和世事的无常。青史茫茫指的是史书上的记载被时光冲刷得模糊不清,而人并逝则暗示着无数英杰的消逝,他们的事迹成为了历史的尘埃。碧空渺渺则形象地描绘了天空的广阔与无垠,象征着那些无法得知的往事如同天际一样辽阔而神秘。
“秋风盘冷铜仙露,夜月机虚织女丝。”这两句诗则通过秋风盘冷和夜月机虚来描绘了通天台上的凄凉与孤独。秋风盘冷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寂寥与哀愁。夜月机虚则暗示着织女在夜空中孤独地织布,而她的丝线却因为机杼的空虚而变得虚无缥缈。这里巧妙地将织女的辛勤劳作与通天台的荒凉景象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凄美的意境。
“他日金茎和泪折,茂陵荒草夕阳迟。”这两句诗则以金茎和茂陵为结尾,表达了对汉武帝和秦始王的无尽怀念之情。金茎代表着汉武帝的荣耀与权力,而他的泪水却如同折断的金茎一样无法挽回。茂陵则是汉武帝的陵墓所在地,荒草丛生的茂陵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这里通过对金茎和茂陵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过去历史的感慨以及对逝去英杰的深深缅怀。
这首诗通过对汉武帝时期修建的通天台及其相关历史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通过对这些意象的精心安排和巧妙运用,使得整首诗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