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绕典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了丁鹭汀父子在京城的事迹。 “簪笔侍三天”:指的是在朝为官,侍奉皇帝。 “谪仙人秉节南来”:指唐代诗人李白被贬至江南后,仍然坚持自己的诗歌创作,如《送友人》、《望天门山》等。 “似经万里夜郎”:形容路途遥远难行,也暗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听莺小住”:指丁鹭汀在京城中与朋友相聚,欣赏春光。 “锋车驰六月”:指的是丁鹭汀在京城中骑马出行,享受着夏天的乐趣。
曹太保行 吁嗟乎!松山哀,梅花岭,前代忠奸久同尽。二臣档子尚烟销,百战奇功更灰冷。 云中遗裔近衰微,栌栱荒凉秋草肥。 何当旧史南狐笔,重写关西破贼碑。 注释: - 松山哀:形容松山的景色凄凉、悲哀。 - 梅花岭:地名,可能位于中国南方地区,与梅花有关。 - 前代忠奸:历史上的忠臣和奸臣。 - 二臣档子:指历史上著名的忠臣和奸臣的故事或人物。 - 百战奇功:指经过多次战斗取得的辉煌功绩。 -
留坝道中见稻 我本耕田夫,戴笠湘山曲。 饭稻羹河鱼,江乡习淳俗。 自从官长安,冠冕苦拘束。 疏懒弃蘋蓑,奔忙逐华毂。 回望旧家山,林烟隔空谷。 秋雨稼云黄,春风秧水绿。 间阔儿时事,神驰渺幽独。 此行出都门,沿途纷菽粟。 惟少红莲稻,难夸农足谷。 有如听筝琶,尚未聆豪竹。 何意过松林,佳境豁心目。 香叶舞翩翩,疏花散芬馥。 粒重欲垂头,泥深犹没足。 行将筑高廪,秋成欣鼓腹。 吾侪牛马走
【注释】 ①古称桑者闲:古人把“桑”字拆开,取其“纟”、“木”两字,所以“蚕”字有“纟”、“木”两笔。闲,闲暇。②树依五亩宅:树木靠着五亩大的房屋。宅,住宅。③矧兹阻岩疆:何况是险要的山川。矧(shěn),况且。兹,此,指险要的山川。阻岩疆,险要的山岭和险要的江河。④鼠壤无间隙:像老鼠一样细小的土地没有空隙。⑤王政首躬桑:君王亲自种桑养蚕。躬桑,亲自种桑。⑥雍岐有遗泽:雍州
通天台 石鞭东海秦王误,台筑通天汉武痴。 青史茫茫人并逝,碧空渺渺事难知。 秋风盘冷铜仙露,夜月机虚织女丝。 他日金茎和泪折,茂陵荒草夕阳迟。 注释: 通天台:指汉代的长安城未央宫前的高台,又称建章宫,是汉武帝时建造的一座高台建筑。 石鞭:古代的一种兵器,用石头制成。 东海:指今天的山东半岛一带。 秦王:指秦始皇。 青史:泛指史书。 碧空:形容天空非常清澈、广阔。 秋风:秋天的风。 铜仙
曹太保行 男儿不能杀贼立功牖下老,陶土沈埋空草草。雁塞龙堆边月寒,广牧英名迹如扫。 马革归魂破庙存,士女犹谈曹太保。噫嘻太保心似铁,仗剑秦关眼流血。 有明末造半尘土,誓挽日车回覆辙。发迹始辽左,转毂经河汾。 虫沙卷地地无色,忠义薄天天不闻。咄哉南原役,争传太保死。 城上白旗悬,貔貅因封豕。横矛跃马突飞出,一鼓幺麽歼水涘。 首功三万六千六,大树将军徒尔尔。南箕贝锦太纷呶,荐牍枉劳张御史。
这首诗是明代将领韩雍的一首《韩将军行》,描绘了韩将军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的场景,展现了他的忠诚和勇敢。 诗句释义: 1. 定军山顶愁云结,沔水奔流诉呜咽。 - 定军山: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境内,为关中八景之一的“秦岭佳气”所在,有“秦岭之巅”之称。 - 沔水:即汉水,发源于陕西宝鸡市太白县西南,流经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丹江口市,至武汉市入长江,全长730公里。 - 荒城一角枕褒斜
韩将军的行军诗 诘朝援至扫榛荆,雨泣连营问结缨。击贼睢阳魂不散,迎归先轸面如生。 注释:早晨,援军到达,清除了荆棘和荆条。在雨中,士兵们泪流满面,询问阵亡士兵的姓名,并为之哭泣。在打退敌人后,他回到了家乡,面对亲人,他的面容像活着一样。 五丈溪头停素旐,灵輀不发阴风袅。九原合与葛侯邻,今古丹心塞苍昊。 注释:在五丈溪头的墓地,停下了白色的旗帜,灵车也没有动,只有阴风吹过。他的忠诚和勇气
诗句解析 1 名经遍订百千佛,名士咸宗六一公: 这句描述诗人与沈朗亭太史的交往和对诗歌艺术的共同追求。"名经"可能指的是某种经典或理论,而"遍订百千佛"表示广泛地研究并整理这些内容。"名士咸宗六一公"则表明所有的文人雅士都尊崇或追随沈朗亭太史,这里用"六一公"指代沈朗亭太史,可能是他的号或者别称。 2. 贯月槎刚来剑外,采风车又指关中: 这两句描绘了沈朗亭太史的行程和他的工作方式
送小韩入都 论交湖海意粗疏,况是诗魔未忏除。 过客有时门署凤,冷官无事座悬鱼。 得君共奓悬河口,规我如看举烛书。 好为香山赠鞭策,长安米贵不难居。” 注释: 1. 论交湖海意粗疏:意指与朋友交往时,彼此的交情不够深厚,没有深入的理解和交流。 2. 况是诗魔未忏除:况是,表示更加的意思;诗魔,指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迷恋和痴迷;未忏除,表示还没有得到净化和提升。 3. 过客有时门署凤: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