欃枪何日扫金川,渺渺孤军万里悬。
臣力已衰思马革,壮心未已毕戈鋋。
一生欲树千秋业,百死宁期五字传。
漫托文章能报国,如君亮节几人全。
【注释】
书常理斋:指王之仪的号。爱吟草殉难行状:指王之仪写的《书张元干墓志铭》。
欃枪(yāo qiāng)何日扫金川:指金人入侵中原,宋朝无力抵抗。欃枪,彗星名;金川,指金人的侵扰。
渺渺孤军万里悬:指宋军在金兵的压力下,形势十分危急。渺渺,形容辽远、空旷的样子。孤军,指孤立无援的军队。万,泛称众多。
臣力已衰思马革:意谓自己已年老力衰,只想像古代忠臣那样用马革裹尸。马革,用马皮包着的尸体。
壮心未已毕戈鋋(shǎn):意谓自己虽然年迈,但报效国家的决心没有停止,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古代勇士一样用刀剑战斗。戈鋋,指刀和矛等兵器。
一生欲树千秋业:意思是说,自己一生想建立一番不朽的功业。
百死宁期五字传:意谓自己虽然身受许多磨难,但死后希望能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漫托文章能报国:意谓自己虽不能直接参与战斗,但还是想通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如君亮节几人全:意谓如果能够像您这样有高尚节操的人还多的话,那么国家的前途就更有希望了。
【赏析】
这首诗是王之仪为张元干所写的《书张元干墓志铭》所作的序。诗人借对张元干的赞语,抒写了他忧国忧民之情以及报国之志。
首联:“欃枪何日扫金川,渺渺孤军万里悬。”这是诗人对当时局势的一种忧虑与无奈。“欃枪”,彗星名,古人认为出现彗星是上天的警示。这里指金兵入侵,宋朝无力抵御。“渺渺孤军”,指宋军被围困得非常孤立。“万里悬”,形容形势极其危急。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忧虑。
颔联:“臣力已衰思马革,壮心未已毕戈鋋。”诗人感叹自己的年老力衰,只能寄望于死后能像古时的忠诚之士那样,用马革裹尸归葬故乡。“壮心未已”,表明诗人仍抱有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壮志未了。“毕戈鋋”则表达了诗人渴望用刀剑来保卫家国的豪情壮志。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壮志未酬,也表达了他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颈联:“一生欲树千秋业,百死宁期五字传。”诗人以一生之力想要为国家树立不朽的功业,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这里的“千秋业”,指的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诗人希望用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五字传”则是指流传后世的事迹,诗人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被后人铭记,成为千古流芳的美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热爱和执着追求。
尾联:“漫托文章能报国,如君亮节几人全。”诗人感慨自己虽然不能直接参与战斗,但仍希望通过自己的文章来表达爱国情感。同时,他也在思考是否有像自己一样有高尚节操的人还存在。他认为,如果能有更多的这样的人存在,那么国家的前途将更有希望。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英雄的赞美,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与忧虑、对国家的深情与执着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与信心,展现了一位爱国者的崇高品质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