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十客献清文,五百狻猊屡送君。
从此周郎闭门卧,落花三月断知闻。
注释:毗陵地区有十位文人献上清雅的诗文,五百只狻猊狮子多次送别你。从此周郎闭门卧听,三月里落花飘香却不知君去何处。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清文”赞美友人的诗文,以“狻猊”形容其文才之妙。“五百狻猊屡送君”,写友人离去时的情状,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从此周郎闭门卧,落花三月断知闻”,写诗人因友人离去而闭门不出,也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情景的思念。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情感真挚。
毗陵十客献清文,五百狻猊屡送君。
从此周郎闭门卧,落花三月断知闻。
注释:毗陵地区有十位文人献上清雅的诗文,五百只狻猊狮子多次送别你。从此周郎闭门卧听,三月里落花飘香却不知君去何处。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清文”赞美友人的诗文,以“狻猊”形容其文才之妙。“五百狻猊屡送君”,写友人离去时的情状,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从此周郎闭门卧,落花三月断知闻”,写诗人因友人离去而闭门不出,也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情景的思念。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情感真挚。
【注释】 汉凤纽白玉印一枚:这是一枚汉代的玉印。緁伃妾赵:即赵緁,字妤嬃,汉武帝时人。既为之说载文集中矣喜极赋诗为寰中倡:这是一首咏玉的诗。寰中倡:指这首诗在社会上广为传诵。丙戌上春也:指元和六年(811年)春天。 【赏析】 此诗是诗人因得到一枚汉玉印而作的咏物诗。全篇用典不多,但句句都与玉印相扣合,把玉印写得活灵活现。首联“入手消魂极,源流且莫宣”二句,写玉印的来历、特点及其给人带来的感受
绝塞今无事,中原况有人。 升平闲将略,明哲保孤身。 莫以同朝忌,惭非贵戚伦。 九重方破格,肺腑待奇臣。 赏析: 龚自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以及对有才能的人的期待。诗中“绝塞今无事,中原况有人”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安定与人才辈出的希望,“升平闲将略,明哲保孤身”则赞美了在和平时期能展示战略智慧的将领,“莫以同朝忌,惭非贵戚伦”指出不应因同为朝廷官员而有嫉妒之心,“九重方破格
乙酉除夕梦返故庐见先母及潘氏姑母门内沧桑事,三人隐痛深。 凄迷生我处,宛转梦中寻。 窗外双梅树,床头一素琴。 醒犹闻絮语,难谢九原心。 译文: 乙酉年除夕之夜,我在梦中回到了故乡庐舍,见到了已故的母亲和潘家姑母。家中经历的种种变迁和痛苦深深烙印在我心中。醒来时,仍能听到如同细语般的絮叨,难以忘却她们的音容笑貌。 注释: - 乙酉: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乙”年,这里指代一个特定的年份。 -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献翼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逐句释义与赏析: 1. 烬馀破簏中获书数十册皆慈泽也书其尾 (丙戌) 译文:在灰烬之中找到破烂的箱子,里面有几十本书,都是慈溪公留下的,我将其记录下来。 注释:烬馀,指火后剩下的灰烬。簏(lù),古代用竹筒或木匣子装书,称为簏。书,指书籍。慈泽,慈溪公的恩泽。“书其尾”意思是将书中的记录写下来。 2. 欲溯百忧始,残书乱一堆。 (丙戌) 译文
【释义】: 刘三今义士,愧杀读书人。风雪衔杯罢,关山拭剑行。英年须阅历,侠骨岂沈沦。亦有恩仇托,期君共一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送别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首句“刘三今义士”,直接点名刘三的身份,他是当代的义士,一位有正义感的人。次句“愧杀读书人”,表达了送别者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注释】乙酉:指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汉凤纽白玉印一枚。緁:古代的姓。伃妾:皇后的小妾。赵既:字不详,可能是作者的友人。载文集中矣:见《文苑英华》卷九百四十四。 喜极赋诗为寰中倡:高兴极了,写诗作乐,以歌颂四海之内的和谐统一。寰中:四海之内。倡:歌颂、赞美。 丙戌:指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上春:春天之初。 夏后苕华刻,周王重璧台。 夏后:指夏朝君主大禹。苕华:山名,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
【诗句释义】 寥落文人命,中年万恨并。天教弥缺陷,喜欲冠平生。掌上飞仙堕,怀中夜月明。自夸奇福至,端不换公卿。 【译文】 我一个孤高才情的人,在壮年时期遭遇许多的遗憾。上天让我天生就有些缺陷,但我却因此感到无比的喜悦。仿佛有仙人将我掌中的玉坠从空中抛下。又仿佛抱着明月,心中充满了喜悦。我常常自夸自己是多么幸运,因为我得到的福气是常人无法比拟的,我甚至不羡慕公卿之位。 【赏析】
``` 菩萨坟(丁亥) 诗句: - 菩萨葬龙沙,魂归玉帝家。 - 注释: “龙沙”指代沙漠,这里用来形容墓地的辽阔和荒凉。“魂归玉帝家”意味着死者的灵魂归于天界,玉帝为其安排了家。 - 译文: 菩萨被葬在广阔的沙漠中,她的魂魄回到天界家中。 - 赏析: 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同时暗示了其高洁的品格和纯洁的灵魂。 - 馀春照天地,私谥亦高华。 - 注释:
诗句:青琐门边雪,还疑海上看。 译文: 在朝堂的门前,我看到了飘落的雪花。这让我想起了海中的景致,仿佛置身其间。那万树繁花,鹤立鸡群般的官舍,使我思绪飞扬。然而,我却无法用彩翰书写这些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龚自珍的作品,出自于《龚自珍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清早朝堂之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感慨与思考。首先,“青琐门边雪”一句
【注释】: 投李观察(丙戌):指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李世同等人在桐城组织乡试,作者应举中了进士,故称“观察”。 吏治缘经术,千秋几合并:意即官吏的治理应该遵循儒家经典之教。“吏治”指官吏的治理;“经术”指儒家经典学说;“千秋”指久远的岁月;“合并”指长久地合为一体。 清时数人望,依旧在桐城:意即在清廉的时代里,有许多贤能之人,其中就包括作者自己。“清时”指清正廉洁的时代;“数”意为多、众多
紫云回三叠 紫云:紫色的云雾,喻指仙家之境。三叠:形容山高峻、层叠有致,这里指山峰或峰回路转。 上清丹箓姓名讹,好梦留仙夜夜多。 (1)上清丹箓:道教术语,指仙境中修行人所受的道术和法箓。 (2)姓名讹:指名字写错了或是被误记了。 (3)好梦留仙:好的梦境留在仙人那里,即梦游仙境。 (4)夜夜多:每夜都有。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注释】 1. 紫云回三叠:指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闺怨》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其中“青楼紫阁”为“三叠”。此句意指:在宫中,我如同天上神仙眷属一样,不知经过了多少生世的修来才得与阿姊结缘。 2. 小妹承恩阿姊愁:指:阿姊(姐姐)因我得到朝廷的恩宠而感到忧愁。 3. 宫扇已遮帘已下:指:宫里的人已经用宫扇挡住了帘子,暗示阿姊已被皇帝召幸。 4.
诗句释义: 1. 紫云回三叠 - 此句描述一种场景,仿佛紫云缭绕,声音如波浪般起伏。这里的“紫云”和“三叠”是关键词,分别代表颜色和声音的层次。 2. 安香舞罢杜兰催 - 这句描绘了一个舞蹈结束的场景,“安香”可能是一种香气的名称,“杜兰”可能是某种乐器或物品。这里的“催”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觉。 3. 水瑟冰敖各费才 - “水瑟”是一种古代弦乐器,“冰敖”可能是某种材质制成的物体
广陵舟中为伯恬书扇 龚自珍诗词鉴赏与解读 1. 诗句原文 红豆生苗春水波,齐梁人老奈愁何。 逢君只合千场醉,莫恨今生去日多。 2. 译文 红豆发芽生长在春水中,岁月流转使人渐感衰老。 遇到君子应当尽情畅饮千杯,不要悔恨人生时光易逝。 3. 注释 - 红豆:红色豆子,古代常用来象征相思。 - 生苗:发芽生长,春天的象征。 - 齐梁:指南北朝时期的齐和梁,这里借指历史长河中的变迁与沧桑。 - 老
注释: 辛巳除夕:指辛巳年的岁末除夕。 彭同年:指作者的同乡友人,名叫彭的人。 道观中:指在道观里住宿。 平生诗:指作者自己一生的诗歌。 挑灯人海外:指在遥远的海外寻找着灯火。 雪色惮恩怨:指雪的颜色害怕因恩怨而起的战争和纷争。 诗声破苦空:指诗歌的声音能够打破那些痛苦的空洞之处。 明朝客盈座,谁言去年踪:指明天将会有客人满座,而人们又怎么记得去年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情
汉朝儒生行 汉朝儒生不青紫,二十高名动都市。《易》通田何《书》欧阳,三十方补掌故史。 门寒地远性傥荡,出门无阶媚天子。会当大河决酸枣,愿入薪楗三万矢。 路逢绛灌拜马首,拜则盘辟人不喜。归来仰屋百喟生,著书时时说神鬼。 生不逢高皇骂儒冠,亦不遇灞陵轻少年。爱读《武皇传》,不遇武皇祠神仙。 神仙解词赋,《大人》一秦凌云天。枕中黄金岂无药,更生误读淮王篇。 自言汉家故事网罗尽,胸中语秘世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