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来几千里,群山如龙跃江水。君山陡起扼其冲,水自奔流山自峙。
我来正值新柳丝,连宵阴雨初霁时。遥峰破睡向我笑,似欲索取登临诗。
爰偕俊侣梁园客,共吊青山兴废迹。浮远堂前夕照红,瞰江亭外春波碧。
振衣直上览大荒,决眦鹳鹤乘风翔。茫茫万顷渺无际,其势其欲吞穹苍。
披襟脱帽忽长啸,下视嵇康把头掉。刖足休遗白璧羞,抽身会向青溪钓。
郁郁胸怀何日开,当筵幸有酒盈杯。君不见,贤愚终古俱尘埃,春申至今安在哉!

【注释】

君山:在洞庭湖南面,因山顶有君山庙而得名,是湘江的支流。绝顶望:站在山顶眺望。大江:指湘江。君山陡起:指君山高耸入云。扼其冲:指扼住江中要冲。奔流:急流。自峙:独自屹立。柳丝:柳条。阴雨初霁:刚刚放晴。遥峰:远山峰。破睡:惊醒。笑:讥笑。俊侣:才俊的朋友。梁园:东汉梁孝王刘武的园林名。吊:凭吊。青山废迹:指古时有名的风景名胜地。浮远堂:唐白居易建。瞰江亭:唐白居易建。青溪:指晋代陶渊明的故里。嵇康:东晋人,曾作过官,后隐居于山林。白璧:指美玉。青溪钓:指隐居生活,陶渊明曾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诗。贤愚终古:指贤人和愚人,从古到现在。俱尘埃:同化为尘土。春申:即春申君,战国时楚国大臣,封于春申(今河南罗田县),所以后人称他为春申君。安在哉:何处?今何在?

【译文】

大江南来几千里,群山如龙跃江水。君山陡起扼其冲,水自奔流山自峙。

我来正值新柳丝,连宵阴雨初霁时。遥峰破睡向我笑,似欲索取登临诗。

爰偕俊侣梁园客,共吊青山兴废迹。浮远堂前夕照红,瞰江亭外春波碧。

振衣直上览大荒,决眦鹳鹤乘风翔。茫茫万顷渺无际,其势其欲吞穹苍。

披襟脱帽忽长啸,下视嵇康把头掉。刖足休遗白璧羞,抽身会向青溪钓。

郁郁胸怀何日开,当筵幸有酒盈杯。君不见,贤愚终古俱尘埃,春申至今安在哉!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与友人游洞庭君山时所作。诗人登上君山绝顶,放眼四顾,江山壮丽,景色迷人。他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写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色。“大江南来几千里”,总括全诗,点明地点、季节、时间,并写出了长江的宽广和水流的湍急。“群山如龙跃江水”则具体描绘了长江两岸群峰起伏,犹如龙腾跃江的情景。“君山陡起扼其冲,水自奔流山自峙”两句紧接前句,描绘出君山突兀挺拔,雄踞江中的壮阔景象。这里不仅写出了山水的雄伟,而且通过“猛”“自峙”等词语还表现出了一种豪迈之情。

中间两联则是抒发作者的情感。“我来正值新柳丝”一句表明自己正是来到此地,看到春天来临,柳枝绿嫩,心情十分舒畅。然而好景不长,“连宵阴雨初霁时”突然袭来阵阵阴风吹散了刚刚晴朗的天空,天气变得阴沉起来,这不禁使诗人想起“阴风怒号”、“阴风飒飒”等诗句。“遥峰破睡向我笑,似欲索取登临诗”两句更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山中景色的瑰丽,使人联想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爰偕俊侣梁园客,共吊青山兴废迹”两句是说诗人与好友一同来到这里游览。他们来到梁园,凭吊古人的遗迹,感慨良多。“浮远堂前夕照红,瞰江亭外春波碧”两句则是对梁园夜景的描绘。“浮远堂”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建,位于岳阳楼西侧,俯瞰湘江;“瞰江亭”也是一座著名的亭台建筑,站在此处可以远眺洞庭湖美景。这两句通过描绘梁园夜景,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振衣直上览大荒,决眦鹳鹤乘风翔”两句是说诗人振衣而起,登上高楼,放眼望去,只见天高云淡,大雁南飞;鹳鸟飞翔,鹤儿翩翩起舞。这两句既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又表达了他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

“披襟脱帽忽长啸,下视嵇康把头掉”几句则是描写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心情。在这里,诗人运用了典故,将嵇康比作自己,说自己就像嵇康一样,曾经傲岸不羁,但后来却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而退隐江湖。这两句既是对嵇康精神的颂扬,又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

“刖足休遗白璧羞,抽身会向青溪钓”两句则是表达自己的志向。既然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荣华富贵,那就应当像陶渊明那样,辞官归隐,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两句既是对陶渊明精神的赞颂,又是对自己未来的展望。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诗人通过对山水之美、历史人物和自然风光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