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雕栏倚碧城,好拈彩管理芳情。
枇杷门巷银镫影,杨柳亭台玉笛声。
昨夜星辰何黯淡,当年云雨不分明。
茂陵久抱相如渴,香茗盈瓯为解酲。
【注释】
十二雕栏:指宫中精美的栏杆。倚碧城:指凭靠着美丽的城楼。好拈彩:意为要随意地挥洒。芳情:美好的情意、爱情。枇杷门巷银镫影:形容灯火辉煌,人影婆娑。杨柳亭台玉笛声:形容柳条依依,亭台如画,笛声悠扬动听。何黯淡:多么昏暗。云雨:比喻男女欢爱。当年:从前的年华。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咸阳市。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渴:渴望,盼望的意思。香茗:指茶,这里借指佳酿。盈瓯(ōu)为解酲(chěn):满杯斟上美酒是为了醒酒。盈:满。为:为了。解酲:消除醉意。
【译文】
倚靠着十二道雕花的栏杆欣赏着碧色的城池,随手将那美好的爱情挥洒自如。
灯火通明,银光闪闪,仿佛人影儿在门外徘徊。柳丝依依,亭台宛然,玉笛悠扬婉转。
昨夜星辰暗淡无光,当年的欢乐已经消失不见。汉武帝曾经渴望与司马相如相恋,如今只能饮一杯浓茶解去酒后的烦闷。
【赏析】
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型的典故来抒写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全诗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佳作。
首句“十二雕栏倚碧城”,是一幅富丽堂皇的宫城图。诗人用“十二”这个数字来形容宫殿的高大宏伟,突出了它与众不同的地位。同时“倚碧城”三字,又给这座宫城增添了一层色彩。碧城,即碧瓦之城,用碧色修饰城,给人以美丽宁静的感觉。这一句既是对景物的总体概括,也为后文抒发情感作了铺垫。
第二句“好拈彩管理芳情”,是对前面景物的具体描绘。“好拈彩”三字,表明诗人对这种美景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爱情的追求。“管”字在这里有把握、驾驭的意思。“芳情”是指美好的感情,也就是下文所说的“芳心”。整句诗的意思是:诗人站在宫殿的高台上,尽情地享受着眼前的美景,并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
接下来两句“枇杷门巷银镫影,杨柳亭台玉笛声”,则进一步描绘了宫殿周围的环境。“枇杷门巷”指的是门前两旁种满了枇杷树的小路,“银镫影”则是指门前那明亮的灯光。“杨柳亭台”则是说四周的景色如同画卷一般,让人流连忘返。“玉笛声”则是指那悠扬动听的笛声。这里的“杨柳亭台玉笛声”四字,既描绘了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写到了自己的遭遇:“昨夜星辰何黯淡,当年云雨不分明。”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感慨。他回忆起过去的辉煌岁月,却发现自己已经变得一无所有,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无奈。
接下来两句“茂陵久抱相如渴,香茗盈瓯为解酲”,则又是对诗人情感的一种抒发。这句诗中的“茂陵”指的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的陵墓,而“香茗盈瓯”则是指满杯的香茶。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摆脱困境、重获新生的愿望。
诗人以“茂陵久抱相如渴,香茗盈瓯为解酲”作为结尾,再次强调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它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