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向扶桑早持弓,滔滔海水日仍东。
每登广武怜余子,莫遣高阳溷乃公。
大海岂容隤蚁穴,荒天真见凿鸿蒙。
局中惨淡经营日,不信旁观有异同。
注释:
东道:即《赠别四首》,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离失所,困守夔州时作的。
扶桑:太阳。古代认为太阳从东方升起。
滔滔:水流声。
广武:指广武城,位于今河南禹县西北,为汉高祖刘邦所置。
高阳:高阳馆,西汉初置,因馆在高阳故城得名。
隤(tuí):崩塌。
鸿蒙:混沌未开的元气。
局:棋盘。
惨淡(cǎn dàn):亦作“惨澹”。暗淡不明的样子。
经营:经营谋略。
不信旁观有异同:不相信自己旁观者会有不同的评价与看法。
赏析:
此诗为杜甫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流寓梓州的五律组诗《赠别四首》中的第二首。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感慨之情。
第一句“欲向扶桑早持弓”,意指诗人渴望像后羿一样,早早射落太阳,拯救苍生。这里的“扶桑”指的是传说中的日神,也是太阳的代称。诗人用“早持弓”表达了他想要早日结束战乱、恢复太平的美好愿望。
第二句“滔滔海水日仍东”,则描绘了大海无边无际,太阳始终东升的景象。这句诗既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的宏伟景象,又隐喻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诗人对于这种苦难的无奈和悲愤。
第三句“每登广武怜余子”,则是指诗人曾经登上过广武城,看到那些受战乱影响的人们,心中充满了同情和怜悯。这里的“广武”指的是古地名,也是战争的象征。
第四句“莫遣高阳溷乃公”,则是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和祝福,希望他们不要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迷惑,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这里的“高阳”指的是高阳馆,也是西汉时的一处著名景点。
第五句“大海岂容隤蚁穴”,则是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尊重,他认为大自然的力量是无法被低估和忽视的。
第六句“荒天真见凿鸿蒙”,则是诗人对于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的谴责和警示,认为人类的贪婪和破坏只会让世界变得更加荒凉和混乱。
最后一句“局中惨淡经营日,不信旁观有异同”,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反思。他认为自己在困境中所付出的努力和付出的代价,是其他人无法理解和认可的。同时,他也坚信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不会受到他人的质疑和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