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登此山,山中觇泉脉。
有涧如疋练,高挂倚天壁。
劈开万仞青,直走一痕碧。
炎天雪霰飞,晴日冰雹射。
今来值时旱,深山愆雨泽。
又开龙用壮,攫碎苍岩石。
此涧为壅塞,滴沥只微液。
无复旧时观,苔存水流迹。
时有松鼠来,就饮足局蹐。
风吹堕松花,鼠惊窜崖隙。
安得三日霖,复见泉百尺。
清夜对弹琴,山月照虚白。

【译文】

我过去攀登此山,在山中观察泉水的来脉。

有涧像一匹白色绢帛,高挂于天壁之上。

劈开万仞青翠的山崖,直走一痕碧绿的泉流。

炎天的雪霰飞落,晴日的冰雹射入。

如今正值干旱时节,深山缺乏雨水滋润。

又开辟了龙王用的水渠,将苍岩石攫碎。

这水渠被壅塞了,只有几滴细微的水珠。

已没有旧时的景致,苔藓还留有水流的痕迹。

时常有松鼠前来饮水,蹲在泉边足不前却。

风吹落松花花瓣,老鼠惊慌窜逃至崖隙。

怎样才能得到三日的霖雨,才能再次见到百尺的清泉。

在清静之夜弹琴之时,明亮的山月照映着虚无。

【注释】

1. 登:登山。

2.觇(chān):察看。

3.匹练:白色绢帛。

4.倚天壁:依傍着高高的山壁。

5.霁(jì):天气转晴。

6.用:动词,指用水。

7.峥嵘(zhēngróng):形容山势高峻突兀的样子。

8.罅(xià):裂缝,缝隙。

9.啮(niè):咬,吃。

10.鼠:这里指松鼠。

11.局蹐(jíjí):形容人因恐惧而手足不宁的样子。

12.霖:久雨。

13.虚白:空阔的云朵。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瀑布的诗,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瀑布以人的情感和性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壮美景色。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每组的第一二句写山中泉水的源流、气势;第二三句写山中泉水的形态、特点;三四句写山中泉水的声响;五六句写山中泉水的动态、变化;最后两句写山中泉水的静态、变化。诗中的“我昔”、“今来”表明了时间的变化,“登此山”、“值时旱”等表明了空间的变化,“炎天”、“晴日”等表明了气候的变化。整首诗以时间为线索,以空间为背景,以自然景观为载体,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生动的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