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溪边雨,今晨画里山。
白云与红树,三十六峰间。
岩壑尽奇特,烟霞相往还。
何时谢尘鞅,清境在人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题的考点在于理解诗句的意思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赏析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表述。“浮山”是题目,点明了写作对象是浮山,“昨夜溪边雨, 今晨画里山”,描绘了一幅雨过天晴后,山色空濛,云蒸霞蔚,如画如诗的山水画。“白云与红树,三十六峰间”,写浮山云雾缭绕,山峰连绵,景色秀丽宜人,给人以“人间仙境”之感。“岩壑尽奇特,烟霞相往还”,写浮山岩壑奇特,烟霞缭绕,变幻多姿。“何时谢尘鞅,清境在人寰”,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世俗纷扰,追求高洁境界的愿望。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答案】
①昨夜溪边雨,今晨画里山。(描绘了一幅雨过天晴后,山色空濛,云蒸霞蔚,如画如诗的山水画)②白云与红树,三十六峰间。(写浮山云雾缭绕,山峰连绵,景色秀丽宜人,给人以“人间仙境”之感)③岩壑尽奇特,烟霞相往还。(写浮山岩壑奇特,烟霞缭绕,变幻多姿)④何时谢尘鞅,清境在人寰。(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世俗纷扰,追求高洁境界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