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见旄头闪闪明,羽书烽火乱纵横。
孤身方就南归计,半路重登北去程。
倦数客途嫌马慢,寒添风力压裘轻。
迂儒敢道从军苦,从古高阳有郦生。

夜见旄头闪闪明,羽毛书火乱纵横。

孤身方就南归计,半路重登北去程。

倦数客途嫌马慢,寒添风力压裘轻。

迂儒敢道从军苦,从古高阳有郦生。

注释:

  1. 旄头:指北斗星,古人认为它是北方的星宿,因此称“北辰”为“旄”。闪闪明:形容北斗星明亮闪烁的样子。
  2. 羽书:古代用于传递紧急军事消息的书简或信函。烽火:古代用来传递军情的烟火信号。
  3. 孤身:独自一人。方就:刚刚制定。南归计:向南回归的计划。
  4. 半路:中途。重登:再次登上。北去程:向北行进。
  5. 倦数:厌倦多次。客途:旅居他乡的路途。嫌:讨厌。马慢:马匹行走缓慢。
  6. 寒添:寒冷增加。风力:风的力量。压裘轻:使裘衣变轻。
  7. 迂儒:迂腐的读书人。敢道:敢于说。从军苦:从军作战的艰苦。
  8. 高阳:古县名。郦生:即郦食其,汉初的一位谋士。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生活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首句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夜晚北斗星明亮的场景,暗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刚刚制定了南归的计划,但中途又被迫踏上北上的道路。这种反复的经历,使得他对战争产生了深深的厌倦。
    在战争的艰苦环境中,诗人并没有放弃对和平的向往。他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战争中士兵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同时,他也以自己的经历为例,鼓励人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选择,不要被困难所吓倒。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有力,充满了感情色彩。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经验的抒发,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重要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