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风物厌铅华,波影浮来尽落霞。
梦里青山闲岁月,镜中人面想桃花。
秋镫病后惟馀砚,春水愁多未浣纱。
枕上片魂谁唤起,夕阳烟树几归鸦。

《村居》

贫家风物厌铅华,波影浮来尽落霞。

梦里青山闲岁月,镜中人面想桃花。

秋镫病后惟馀砚,春水愁多未浣纱。

枕上片魂谁唤起,夕阳烟树几归鸦。

译文:
在贫苦的家中,我对于外面的风物已感到厌倦,铅华已经用光,只留下落日余晖。我的思绪飘向梦中的青山,悠闲地度过了许多年华。镜子中的容颜,让我想起了桃花的美丽。
秋天的时候,我在夜晚灯下读书,只有一盏昏黄的灯笼陪伴着我。春天的时候,我的心情充满了忧愁,没有精力去洗涤衣物。
枕头上的一片灵魂,谁又能唤醒?夕阳下的烟雾笼罩着树林和乌鸦。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在贫苦中的孤独生活为背景,通过对四季更迭、日夜变化、个人情感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深深感悟和无奈之情。
首句“贫家风物厌铅华”直接点明主题,表明自己生活在贫困之中,对外界的事物已经感到厌倦。这里的“铅华”指的是繁华的外表,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波影浮来尽落霞”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的所见所感,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着落日的余晖,整个场景显得宁静而美丽。这里的“落霞”是诗人想象中的美景,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失落和哀伤。
第三句“梦里青山闲岁月”则转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梦境中与青山为伴,过着悠闲的生活,这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无奈选择。这里的“青山”象征着自然和平静,也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寄托。
第四句“镜中人面想桃花”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常常对着镜子,看到自己的容颜,想起桃花的娇艳美丽。这里的“桃花”既是自然界的象征,也是诗人美好的愿望和追求。
第五句“秋镫病后惟馀砚”描写了诗人在秋天夜晚的情景。他独自坐在灯下读书,只有一盏昏黄的灯笼陪伴着他。这里的“秋镫”指的是秋天的月亮或灯火,诗人用它来形容自己的孤独和凄凉。
第六句“春水愁多未浣纱”则转向了春天的景象。春天的雨水使得衣物难以清洗,诗人因此而感到愁绪难消。这里的“浣纱”意味着洗涤衣物,但在这里却成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
第七句“枕上片魂谁唤起”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他常常独自一人,无法被外界的人或事物所唤醒。这里的“片魂”指代诗人的灵魂,他渴望被唤醒,但却无法实现。
最后一句“夕阳烟树几归鸦”则描绘了诗人在夕阳下的场景。夕阳下的烟树和归巢的乌鸦,都成了诗人内心孤寂的象征。这里的“归鸦”寓意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
整首诗以诗人的孤独生活为背景,通过四季的变化、日夜的交替、个人的遭遇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