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关一夜西风生,黄云吹堕渔阳城。
剪烛无言起愁坐,万户千门惟月明。
忽听天边笛声作,隐隐随风度罗幕。
鸿雁遥从塞外来,月明倒影楼头落。
阑干倚遍夜婆娑,杨柳曾伤攀折多。
玉笛能传千载怨,秋来愁听武陵歌。
燕关一夜西风生,黄云吹堕渔阳城。
剪烛无言起愁坐,万户千门惟月明。
忽听天边笛声作,隐隐随风度罗幕。
鸿雁遥从塞外来,月明倒影楼头落。
阑干倚遍夜婆娑,杨柳曾伤攀折多。
玉笛能传千载怨,秋来愁听武陵歌。
赏析:
这首七律描绘了诗人在蓟门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个充满战争与和平、危险与希望的画面。诗中通过对蓟门夜晚景象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第一句“燕关一夜西风生,黄云吹堕渔阳城。”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蓟门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西风和黄云交织,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沉静的氛围。这里的“燕关”不仅指蓟门,也暗指诗人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剪烛无言起愁坐,万户千门惟月明。”通过描写诗人独自坐着剪烛沉思的情景,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忧愁。“惟月明”则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宁静与冷清,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助。
“忽听天边笛声作,隐隐随风度罗幕。”突然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似乎带着某种召唤和期待。“罗幕”暗示了夜色中的朦胧与神秘,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梦幻而引人入胜。
“鸿雁遥从塞外来,月明倒影楼头落。”鸿雁从远方飞来,带来了边塞之外的音讯。月亮的倒影在高楼之上闪烁,增添了一份浪漫而神秘的色彩。这里既有对远方的思念,也有对现实的忧虑。
“阑干倚遍夜婆娑,杨柳曾伤攀折多。”诗人倚靠着栏杆,望着夜色中的杨柳,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杨柳”不仅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无奈与悲伤。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沉,令人感慨良多。
“玉笛能传千载怨,秋来愁听武陵歌。”玉笛悠扬的旋律似乎能够穿越千年,唤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和哀愁。这里的“武陵”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诗人自己的化用或寓意,表达了一种怀旧与感伤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它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心灵的对话。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