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沙千世界,只此一微尘。
为见禽鱼乐,方知天地春。
无心还是妄,有说却非真。
识得西来意,时时景物新。

诗句释义

1 河沙千世界,只此一微尘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宇宙中微小如尘的概念。将整个世界比喻为河沙,强调了在如此浩瀚的世界中,个体的存在显得极其渺小和微不足道。这里的“只此一微尘”突出了诗人对自身存在的深刻反思,暗示了即使是最微小的存在,也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1. 为见禽鱼乐,方知天地春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和谐共处的场景,其中动物和人类共享自然之美。通过观察到鸟类和鱼类的快乐生活,诗人感受到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环境。这里的“天地春”象征着自然界的复苏和新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活力和自然界美的赞美。

  2. 无心还是妄,有说却非真 - 这两句揭示了对知识和认知的质疑。诗人在这里提出“无心”和“有说”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知识或理论可能源于主观愿望或无根据的假设而非真实存在。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和真理本质的思考,以及对于表面现象背后的真相持保留态度。

  3. 识得西来意,时时景物新 - “识得西来意”,指的是理解西方传来的理念或知识。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融合,认为这些外来的知识能够激发思考,带来新的启示。而“时时景物新”则描绘了一种持续变化和更新的自然景象,强调了时间的流动性和万物的不断更新。

译文

  1. 千世界的河沙,仅此一片尘埃。
  2. 为见到鸟鱼之乐,才懂得天地之春。
  3. 无心或许只是妄想,有说却非真正真理。
  4. 识别西方之理念,时时感受新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个体存在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知识的真实性等问题。诗人通过对河沙、鸟鱼、春风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同时表达了对生命、知识和自然的深刻感悟。此外,诗歌也体现了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交融与借鉴,以及对时间和变化无常的哲学思考。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类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