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斜映绿波清,闲傍长桥步屧行。
山静鹿过衔瑞草,溪平鱼泳趁飞英。
蒙蒙岚气侵衣润,款款香风扑面轻。
徒倚景光天欲暮,凌虚楼阁带霞明。
译文:
夕阳斜照映照在碧波清流上,我悠闲地漫步在长桥之上。山静下来,鹿儿走过,叼着瑞草。溪水平静如镜,鱼儿在水中欢快地畅游。蒙蒙的雾气侵湿了我的衣服,阵阵的清香扑面而来。我独自倚靠在这里,天空渐渐暗淡,楼阁被晚霞映照得格外明亮。
注释:
- 山池晚步 - 描述诗人散步于山间池塘的情景。
- 夕阳斜映绿波清 - 夕阳的余晖斜照在清澈的水面和周围的绿色植被上。
- 闲傍长桥步屧行 - 形容诗人轻松自在地走在一座桥上。
- 山静鹿过衔瑞草 - 山静谧无声,一只鹿经过时嘴里叼着象征吉祥的瑞草。
- 溪平鱼泳趁飞英 - 溪水平静如镜,鱼儿在水中畅游,仿佛在追逐飘浮的水萍或花瓣。
- 蒙蒙岚气侵衣润 - 薄雾蒙蒙,山间的气息湿润了衣服。
- 款款香风扑面轻 - 微风轻轻拂面,带来了淡淡的花香。
- 徒倚景光天欲暮 - 诗人独自站立欣赏景色,天色渐暗,即将黄昏。
- 凌虚楼阁带霞明 - 高耸的楼阁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分外明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首联“夕阳斜映绿波清,闲傍长桥步屧行”描绘了一幅夕阳斜照、波光粼粼的池塘景象,以及诗人悠闲地漫步在长桥上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夕阳、绿波、长桥等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宁静的画面。
颔联“山静鹿过衔瑞草,溪平鱼泳趁飞英”则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山静谧无声,给人一种安宁祥和的感觉;鹿儿走过,叼着瑞草,象征着吉祥如意;溪水平静如镜,鱼儿在水中畅游,仿佛在追逐飘浮的水萍或花瓣。这些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魅力。
颈联“蒙蒙岚气侵衣润,款款香风扑面轻”则描绘了一幅薄雾弥漫、气息湿润的山林景象。微风轻轻吹拂,带着淡淡的花香,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山林的自然之美,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尾联“徒倚景光天欲暮,凌虚楼阁带霞明”则以景作结,描绘了夕阳西下、楼阁被晚霞映照的美丽景象。这句诗既表现了夕阳的壮丽,又展现了楼阁的辉煌,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观察力,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注重意境追求的特点,通过意象的叠加、联想和象征等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