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清辉度塞寒,一轮飞镜耀云端。
穹庐影静金波蘸,行漏声沉玉露漙。
光射龙沙明远碛,香飘仙桂拂层峦。
普天今夕同欣赏,何似趋承膝下欢。
【注释】
中秋从猎塞外:在边塞的中秋夜,随猎者一起出外打猎。塞外:边塞。
穹庐影静金波蘸(zàn):蒙古包的影子静静映在平静的水面上。穹庐,即蒙古包。蘸,沾,指水面被蒙古包的影子遮挡住了。
行漏声沉玉露漙(léi): 漏壶中的水声沉沉地传来,仿佛是玉石撞击的声音。行漏,古代计时器,这里泛指时间流逝的声音。
光射龙沙明远碛(qì):月光照射下,沙漠上的光影明亮如龙。龙沙,形容沙漠辽阔,如同一条巨大的龙。
香飘仙桂拂层峦(luán):桂花的香气随风飘散,如同仙女在拂动层叠的山峦。仙桂,传说中仙人所种的桂花。
普天今夕同欣赏:普天之下的人们今夜都共同欣赏着这美好的月光和美景。普天,整个天下,指全国。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此诗描绘了边塞之夜明月与猎骑同欢的情景,意境优美,语言质朴,是一首描写边疆夜景和狩猎生活的佳作。
首联“万里清辉度塞寒,一轮飞镜耀云端”,以清冷月色来形容塞外夜晚的景色,形象地勾勒出月光照耀下的草原景象。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月光比作“一轮飞镜”,使其更加璀璨夺目,仿佛在云端闪耀。这种描绘方式既富有诗意又极具画面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这片美丽土地的热爱之情。
颔联“穹庐影静金波蘸,行漏声沉玉露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草原风光。“穹庐影静金波蘸”形象地描绘了蒙古包在月光下的影子静静地映在水中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行漏声沉玉露漙”则以声音来表现夜色的深沉,仿佛听到了玉露滴落的声音,让人感到宁静而美好。这两个句子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草原上的美丽景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
颈联“光射龙沙明远碛(qì),香飘仙桂拂层峦”,则进一步展现了月光照耀下的草原之美,以及桂花飘香的场景。“光射龙沙明远碛(qì)”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照射下,草原上的龙沙变得明亮而遥远。这里的“明远碛”不仅形容了月光的明亮,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香飘仙桂拂层峦”则描绘了桂花飘香的场景,仿佛闻到了阵阵桂花香,令人心旷神怡。这两个句子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细节,展现了草原上的美景和生活气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尾联“普天今夕同欣赏,何似趋承膝下欢”则收束全诗,抒发了作者对这种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向往之情。“普天今夕同欣赏”表达了全国各地人们都在欣赏这份美好,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而“何似趋承膝下欢”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时光的向往之情。在这里,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刻,不要错过任何一个值得留恋的时刻。
整首诗通过对塞外夜景和狩猎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