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斋岑寂漏声迟,书卷香炉得自怡。
花不识愁工巧笑,柳恒如醉类情痴。
梦回窗隙风翻帙,光动帘钩月映池。
静里陶然清兴剧,苔笺石墨坐题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其中赏析诗句的作用要抓住关键词“表达了……”来回答,注意不要脱离原诗。

本题的首句为“睡起”,次句写醒来之后的感受,第三、四、五句写诗人在小斋中读书品茶作诗的情致,最后两句写诗人在静谧的夜色中,心情愉悦,吟咏着自己所作的诗篇。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夜读图景,抒发了作者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

【答案】

译文:

我起床后,在小斋里静坐,听到窗外漏声渐渐稀少,闻到书卷和香炉发出的幽雅气息而心旷神怡。

花朵不懂得愁苦,它那精巧的笑靥好像也在嘲笑我的忧愁;柳树仿佛也似醉非醉,像痴人一样伫立着。

梦醒时分风翻窗隙,月光映照池面。在这宁静的时刻,我的心却十分舒畅。在苔痕斑驳的笺纸上,用石墨写下了新诗。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描写了一个读书写字、清高闲适的文人形象。

首联:“小斋岑寂漏声迟,书卷香炉得自怡。”这一句是全诗的总领,写出了作者清晨起来后在小斋中的情景:小斋寂静无声,只有漏壶滴水的声音,在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于是作者拿起书卷和香炉,在宁静的夜晚,沉浸在书中,品味着香炉中的香气,以获得内心的满足和愉悦。

颔联:“花不识愁工巧笑,柳恒如醉类情痴。”这一句承接上文,通过花儿、柳树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花儿不懂人们的愁绪和喜悦,它只是随意地笑。而柳树仿佛也似醉非醉,像痴人一样伫立着。作者借花儿的无知,来表达自己的无奈;通过柳树的似醉非醉,来表达自己的痴迷之情。

颈联:“梦回窗隙风翻帙,光动帘钩月映池。”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夜读图景,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安静地阅读书籍时的惬意之情。当梦中回到窗边时,微风吹动了书页,月光洒在池塘上。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夜晚读书时的美好情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尾联:“静里陶然清兴剧,苔笺石墨坐题诗。”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中,享受着清幽的意境,用苔藓纸和石墨来书写着自己的诗歌。这里的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体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

这首诗通过对作者在夜晚读书、写作的描绘,表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同时,这首诗也通过运用自然景物来烘托气氛,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