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飒飒悲风生,仿佛纸上闻笳声。
杨朱自向歧路哭,王粲岂免思家情。
弱龄文章超流辈,洛下传闻纸增贵。
嘉誉曾标三凤凰,就中季札尤称最。
从来才命两相妨,失水抟风岂有常。
未许扁舟归鹤市,翻教尽室窜龙荒。
骨肉流离滞边徼,混同江冷霜飞蚤。
亭伯空衔去国悲,初明漫上通天表。
啮雪吞毡二十春,饱经险阻历艰辛。
莺花尚忆江南月,节序徒伤漠北人。
时时握管摅情素,万恨千愁此中露。
生还虽赋草堂词,旅梦犹惊瓯脱路。
我昔从游骑竹年,遗编展玩泪潸然。
休言塞外心颜苦,剩有人间著作传。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开卷飒飒悲风生,仿佛纸上闻笳声。
- 诗句释义:”我翻开书页,就感觉到一阵悲凉的秋风扑面而来,仿佛能听到纸上传来的笳声一样。”
- 关键词:开卷、飒飒、悲风、笳声
- 注释:开卷表示打开书本的动作,飒飒形容风吹过的声音,悲风则强调了气氛的哀愁。笳声则是古代军中用以号令和联络的乐器声音,这里用来比喻书中的内容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绪。
- 杨朱自向歧路哭,王粲岂免思家情。
- 诗句释义:”就像杨朱那样的人,在人生道路的岔路口只能流泪哭泣;王粲也不会避免思念家乡的情感。”
- 关键词:杨朱、歧路、王粲
- 注释:杨朱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主张个人主义,认为人应当追求个人的安乐,因此面对人生的选择时会表现出无奈和悲哀。歧路则是多岔的道路,常用来形容人生的选择或困境。王粲则是指三国时期的文学家王粲,他因为战乱而流落失家,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 弱龄文章超流辈,洛下传闻纸增贵。
- 诗句释义:”年轻时的文章就已经超越了同龄人的水平,洛阳城中传闻他的书法作品价值连城。”
- 关键词:弱龄、文章、流辈、洛下
- 注释:弱龄指的是年轻的时候,文章代表写作能力,流辈则指同代人中的成就。洛下则指的是洛阳这个古都,是古代文人墨客交流的地方,传说中的书法作品因其珍贵程度被传为佳话。
- 嘉誉曾标三凤凰,就中季札尤称最。
- 诗句释义:”他曾获得很高的赞誉,被誉为三只凤凰中最出色的一只,其中季札更是被认为是最优秀的代表。”
- 关键词:嘉誉、三凤凰、季札
- 注释:嘉誉指的是美好的声誉或评价,三凤凰通常用来比喻才华出众的人,季札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贤士,以其高尚的德行和卓越的才华闻名。
- 从来才命两相妨,失水抟风岂有常。
- 诗句释义:”从古至今,才华与命运总是相互冲突的,就像失去水分的鸟儿想要抓住风一样,这怎么可能有恒定的结果呢?”
- 关键词:才命、失水、抟风、岂有常
- 注释:才命指的是才能和命运,两相妨表示两者互相妨碍,不能顺利发展。失水和抟风都是比喻,失水表示失去支持或帮助,抟风则表示努力向上或抓住机会。岂有常则表达了一种无常的观念,意味着无论多么努力,结果都可能不可控。
- 未许扁舟归鹤市,翻教尽室窜龙荒。
- 诗句释义:”我不愿意让你乘坐扁舟回到故乡,反而要你带领全家人逃离到荒凉之地。”
- 关键词:扁舟、归鹤市、尽室、龙荒
- 注释:扁舟指的是独木舟,归鹤市是指回到故乡的意思,尽室则表示全家人,窜龙荒则是指逃到荒凉的地方。这里的表达透露出诗人对于家人被迫离开的无奈和悲伤。
- 骨肉流离滞边徼,混同江冷霜飞蚤。
- 诗句释义:”家人离散,我漂泊在外,生活在这样的边境线上,混同江边的寒风和冷霜让我早早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 关键词:骨肉、流离、滞边徼、混同江、冷霜飞蚤
- 注释:骨肉表示家庭,流离则表示流离失所,滞边徼表示停留在边疆地区。混同江是一条河流的名字,这里用来象征生活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冷霜飞蚤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用来描绘天气的寒冷和早逝的悲凉。
- 亭伯空衔去国悲,初明漫上通天表。
- 诗句释义:”亭伯只是徒然地衔着离别国家的悲痛,初明却不断地上书表达自己的志向。”
- 关键词:亭伯、去国悲、初明、通天表
- 注释:亭伯在这里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衔去国悲指的是深深怀念故土之情。初明则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多次上书皇帝,希望能得到朝廷的认可和提拔。
- 啮雪吞毡二十春,饱经险阻历艰辛。
- 诗句释义:”我经历了二十年的艰苦生活,咬着雪团、吞咽毡毛,忍受了许多艰难困苦。”
- 关键词:啮雪吞毡、二十春、险阻、艰辛
- 注释:啮雪吞毡是古人为了生计而忍受饥饿的一种方式,这里用来形容生活的艰难。二十春则是指二十年的时光,这里用来强调时间的漫长和生活的挑战。
- 莺花尚忆江南月,节序徒伤漠北人。
- 诗句释义:”虽然已经远离了江南的美景,但每当看到月光依然能够回忆起那些美丽的景色;然而每到节日的时候,也只能对着北方的人民感到忧伤。”
- 关键词:莺花、江南月、节序、漠北人
- 注释:莺花是春天的象征,江南月则是江南地区的月亮,这里用来回忆美好的景象。节序则是指季节的变化和传统节日,这里的节序指北方的传统节日。漠北人则是指生活在北部地区的人们,这里用来表达对北方人民的同情和不舍。
- 时时握管摅情素,万恨千愁此中露。
- 诗句释义:”时刻握着笔抒发内心的感慨和情感,无尽的怨恨和忧愁都在这些文字之中显露出来。”
- 关键词:时时握管、摅情素、万恨千愁
- 注释:时时握管表示经常写作表达情感,摅情素即抒发情感,万恨千愁则是形容心中的怨恨和忧愁非常多。
- 生还虽赋草堂词,旅梦犹惊瓯脱路。
- 诗句释义:”即便能够生还,也只不过是赋诗于草堂而已;旅途中的梦境依然让我惊恐不安,仿佛回到了那个危险的旅程中。”
- 关键词:生还、草堂词、瓯脱路
- 注释:生还表示能够幸存下来,草堂词则是指写在草堂(古代学者居住的地方)里的诗歌。瓯脱路是古代战争中的一种逃跑路线,用来隐喻旅途中的惊险和不确定因素。
- 我昔从游骑竹年,遗编展读泪潸然。
- 诗句释义:”我曾经跟随先生学习骑马射箭,现在看到这些遗留下的手稿,我不禁泪流满面。”
- 关键词:从游、骑竹年、遗编、展读、潸然
- 注释:从游表示跟随某人学习,骑竹年则是古代读书人的称呼,遗编即指遗留下来的手稿或书籍。展读表示阅读,潸然则是眼泪流下来的样子。这里的表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学习的怀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 休言塞外心颜苦,剩有人间著作传。
- 诗句释义:”不要说在边疆的生活有多辛苦,还有那些伟大的著作流传于世。”
- 关键词:塞外、心颜苦、著作、传
- 注释:塞外表示边疆地区,心颜苦表示内心承受的痛苦和困难。著作则是指那些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或知识成果。这里的表达表达了对那些在艰苦环境中仍能创作出伟大作品的人们的敬意和赞扬。
这首诗通过对一系列自然景象和个人经历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既有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亲人的思念,也有对未来命运的思考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这些情感的交织,诗歌传达了一种既坚韧又哀愁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于坚持和奋斗精神的赞美。